脉冲型介电电泳颗粒特异性分离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分离在传统领域及高新技术领域普遍存在,由于受到加工部件的制约,传统的颗粒分离方法不能简单地移植到微观尺度下,需要发展新的颗粒分离技术。在微尺度下,超声、光镊、介电电泳等都是基于不损坏或不接触被操作对象前提下的颗粒控制方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基于脉冲型介电电泳的颗粒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微尺度流动中,基本特点之一是低雷诺数,粘性力居于主导,体力(或惯性力)的影响退居次要地位,此时颗粒的操纵一般需要借助外力和粘性力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本文利用布于流道底部的叉指型电极产生的介电电泳力,结合低雷诺数恒定层流所产生的Stokes力对颗粒进行操纵,通过不同粒径的颗粒所受介电电泳力与斯托克斯力的非线性关系实现3μm、5μm、10μm聚苯乙烯微球颗粒混合物的选择性分离。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得到了非均匀电场与恒定流场中颗粒的力学模型,提出了“稳定点”与“分离点”的受力模式,着重分析了在垂直电极下流速、电势、脉冲周期、占空比和电极非对称率对于分离结果的影响,澄清了上述因素的作用机理。考虑到垂直电极结构存在“聚团”问题,进而引入了倾斜式电极,通过倾斜电极下颗粒的受力分析,探讨了颗粒在倾斜电极下的运动轨迹和分离原理,研究了不同电极倾斜角度对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脉冲周期、流速和电势等参数,可以将3μm、5μm、10μm的微球颗粒有效分离,获得选择性分离3μm、5μm、10μm颗粒的参数区间,特别地,可在单步内直接得到中等粒径(5μm)的颗粒。此外,通过调整电极的倾斜角度,解决了颗粒在垂直电极结构下容易在稳定点周围形成“聚团”的效应,可在连续进样条件下单步内将3μm、5μm、10μm颗粒分离,数值仿真揭示,当倾斜角处于45°~60°之间时分离效果最佳。以数值仿真为基础,本文进一步设计了倾斜电极结构(电极倾斜角β=60°),应用光刻工艺加工制备了微流控芯片。通过实验,观察了颗粒在倾斜电极下的运动轨迹,初步印证了3μm、5μm颗粒在该结构下的运动与分离过程,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为后续实验的进行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总之,脉冲型介电电泳将基于“速度”(关周期)和“强度”(开周期内)的两种分离模式统一起来,可单步从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分离出任意尺寸大小的颗粒物,实现了高通量连续可调的多路分离,克服了传统连续型介电电泳仅能完成二元分离或顺序分离的缺点,为微尺度颗粒物分离提供新颖灵活的分离手段。
其他文献
将高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突变体RS111与中等和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II-32B和宜香B杂交,构建F2群体,发现位于第8染色体上的RM72和RM547和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RM217和
<正>随着麦克卢汉"地球村"预言的实现,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了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渠道,而随着媒介的变迁发展,其新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媒介事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诊治体会。方法:分析我科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结果。结果:本组37例症状明显好转,1例
目的:提高男性外生殖器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男性外生殖器损伤的临床资料。放性损伤49例,闭合性损伤19例。致伤原因以性行为损伤、车祸伤及斗殴损伤为主。结
为进一步巩固前阶段非洲猪瘟防控成果,狙击非洲猪瘟疫情蔓延,各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能够认真总结,并结合下一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使
子午线轮胎成型机是实现我国轮胎子午化的重要设备,其成型过程的自动化是提高轮胎质量与产量的重要保证。改变传统较低水平的设备装置,实现"低碳经济、绿色制造"过程,需要对各个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诊治的281例病例设为观察组;同期非感染性疾病10
结合武安市的种植实际,总结出了花椒种植的一些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栽培方种与种植密度、栽后管理、整形修剪,常见病虫害防治等。
伴随着移动互联的大数据时代到来和中央强力政策支持,报业集团发展新媒体、打造融媒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顺应形势,介绍了报业集团融媒发展的现状,阐述了融媒产品
鉴于城市人口膨胀、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原因,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村。欧美国家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为了吸引城市居民到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