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昔布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z_0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艾瑞昔布为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该药通过抑制COX-2的mRNA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前期对艾瑞昔布体内代谢与药动学研究表明:艾瑞昔布在大鼠体内吸收迅速、良好并广泛代谢,只有低于2%的原形药物随尿和粪便排泄,主要代谢途径为4′-甲基羟基化生成4′-羟甲基艾瑞昔布(M4),然后进一步氧化成相应的羧酸代谢物(M2)。艾瑞昔布在人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与大鼠相似,主要生成代谢物M2和M4,同时这两种代谢产物也可以在血中检测到。 二、目的 本论文拟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实验,系统研究艾瑞昔布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情况,确定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在艾瑞昔布主要代谢途径中的作用,阐明艾瑞昔布对大鼠CYP450的作用,为理解该药药物代谢的机制、预测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多态性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了大鼠的肝微粒体和胞浆液,建立了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研究模型。 以艾瑞昔布为底物研究了该药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行为,并考察了辅助因子NADPH和NADH对艾瑞昔布代谢的影响。为了鉴定参与艾瑞昔布4′-甲基羟基化反应的CYP450同工酶,考察了CYP450专属性诱导剂和抑制剂对该反应的影响。 分别以M4和艾瑞昔布为底物研究了4′-羧基艾瑞昔布(M2)的生成机制,并考察了辅助因子对M2生成的影响。为了鉴定参与M2形成的CYP450同工酶,以M4为底物考察了CYP450专属性抑制剂对M2形成的影响。 雄性Wistar大鼠连续给予艾瑞昔布(50mg/kg/day)、M2(50mg/kg/day)或M4(50mg/kg/day)7天后,制备肝微粒体。同时制备未处理大鼠合并肝微粒体。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的蛋白浓度及CYP450含量;并分别以非那西丁O-去乙基反应、甲苯磺丁脲羟基化反应、可待因O-去甲基反应、苯胺4-羟基化反应和硝苯地平脱氢反应评价大鼠CYP 1A、2C、2D、2E和3A的活性,以考察艾瑞昔布及代谢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术后实施饮食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胃癌术后的饮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采用科学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AEC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9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AECB)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随着新课课标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对于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接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学会结合
目的 观察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 7 月至2016年 6 月收治 的肺癌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 5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洛西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150 mg
目的 探讨网络支持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且出院的肝硬化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肝硬
目的研究aVR导联QRS电压的改变对支气管哮喘以及心源性哮喘在鉴定过程中所表现的价值。方法以在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接诊的哮喘与心源性哮喘患者70例(各35例)作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