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中心的形成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ll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在发现、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方面起着枢纽性作用。创业风险投资、科技银行等科技金融机构以及创新型人才、科技企业等科技资源在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科技金融中心,是发达国家和众多新兴经济体实现创新驱动的成功路径。科技金融中心的内涵,科技与金融在空间集聚的机理,以及如何在我国培育和发展科技金融中心,是本文的研究主旨。区别于一般的科技中心或金融中心,科技金融中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论文从技术创新理论着眼,以金融发展学和空间经济学为基础,对这个特殊的金融集聚现象的概念、内涵、性质、功能与组成体系进行了系统诠释。通过交叉理论的内在联系,层层递进,梳理出科技与金融互动发展的理论脉络,构建了有机的科技金融中心理论体系,实现了金融发展理论与空间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创新,从而为全文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借鉴空间经济学的局部溢出(LS)模型,融入科技金融中心集聚形成机理的研究之中,论文构建局部溢出的科技金融集聚模式,深入剖析科技金融中心形成的机理。这一理论模型证明了科技资源是决定一个城市或区域是否能够成为科技金融中心的关键因素,科技金融中心一旦形成能更有效地实现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产生区域性外溢效应。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论文总结并借鉴了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及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中间型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及其经验启示,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论文建立科技金融中心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国内36个城市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影响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为提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立足国情,重点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策略,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多元科技金融供给能力,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就科技金融中心这一全新课题构建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初步的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在论述国际工程属地化经营内涵的基础上,对属地化经营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以摩洛哥国际工程的属地化经营为例,对国际工程属地化经营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文从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角度,全面分析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改革必要性和内容,提出完善审计市场联合监管机制、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诸多对策。
文章以四大国有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数据为基础,依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利用加权半方差、区间估计等方法,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差异化进行实
旅行社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它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以及日益国际化的经营活动领域中,面临着诸多的财务管理风险。一般来说,旅行社面临的财务风险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正>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papillary fibroelastomas,PFE)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心脏肿瘤,占原发心脏肿瘤的10%,仅次于黏液瘤居第二位[1]。PFE可发生于心内膜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
<正> 新安江流域模型(以下简称新安江模型)是个分散性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应用超蓄产流的概念,以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才产流,并以 B 层土壤的稳定入渗率 FCB 来划分水
1930—1931年中共中央对主力红军的统一整编,进一步增强了军队在苏维埃革命中的分量,促使红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移。红军的整编是在授权、理想、纪律、实力和人脉之间互动
专利作为衡量和评价技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专利可产业化又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专利可产业化能力为切入点,运用2008-2012年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