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当RFID与互联网相结合时,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就来临了。特别是,当赋予地球上所有物品以唯一IP地址的IPv6技术与承载着物品大量相关信息并有无线通信能力的RFID相结合时,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联系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诞生了。因此,RFID是催生与促进物联网的动力, RFID作为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标准的基础被列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技术,RFID还存在一些不足:识别准确率不高,RFID标准化进程缓慢等。其中,标签和读写器碰撞带来的识别效率不高是RFID技术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研究快速、准确、有效的防碰撞算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它对RFID技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RFID系统的技术原理、体系结构和相关标准,随后进一步对RFID系统中的标签防碰撞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传统的无线电技术已有空分多路、频分多路、时分多路以及码分多路的方法来解决类似问题。但是,物联网的电子标签由于成本限制,其功能是有限的。在和读写器通信的过程中既不能区分不同读写器,也不能在和读写器的通信过程中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只有时分多路的方法在RFID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我们介绍了目前广泛采用的时分多路的防碰撞算法的主要思想,有基于ALOHA和基于二进制树两大类防碰撞算法,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性能分析。其次,论文根据现有方法的性能分析,分析它们的不足。为了解决现有算法的缺陷和提高系统识别效率,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防碰撞算法——ASPA (Adaptive Splitting and Pre-signaling Algorithm)算法,该算法采用了自适应分组和预信号两种方法。原有二进制树算法中是每次都将碰撞的标签分成两个子集,而自适应分组方法是在初始分组后将每组碰撞标签分为k组,k是当下分组内的标签预估计值;预信号位的方法是设置一个预信号窗口来预测下一时隙的标签响应情况,并进行提早处理。ASPA算法中读写器一条命令可以携带更多的信息,有效的减少了读写器发送的命令量和碰撞次数,从而缩短了识别时延。最后,我们分析了ISO/IEC18000-6B协议中采用的防碰撞机制,采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在ASPA采用相同参数的情况下,对两种算法在:碰撞次数、识别时延、读写器发送命令量和系统识别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ASPA算法的防碰撞性能明显优于ISO/IEC18000-6B协议中采用的防碰撞算法。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现代计算机智能设备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使得数字化生活及办公正逐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作为科学技术应用的前沿领域之一的医学科学,信息技术带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与资源正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增长,信息过载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发现其需要的信息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从信息匮乏的时代走入了信息过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信息生产者渴望自己生产的信息脱颖而出,受到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网络结构,为了揭示隐藏在复杂结构中有价值的信息,网络结构图的思想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图是网络结构建模的方法,现实生活中很多实体都可以抽象为
目前中文微博是各种社交网络和社会媒体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是web2.0时代的最典型的应用。2009年8月,新浪微博正式上线,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主流微博,它通过即时通迅方式发布长
快速代理移动IPv6是代理移动IPv6标准协议的扩展,它借鉴了快速移动IPv6切换方案对标准移动IPv6切换方案的改进思想,采用预先切换的方法,让移动节点在链路层切换完成之前便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不断提高,各地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日益频繁,物流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社会化生产的重要产物,物流将物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物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SaaS(Software as service)作为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之一,正逐渐被人们关注和接受。SaaS凭借其按需租用、不需维护、便于扩展等优势改变了用户使用
多租户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应用以其按需定制、按需付费、无需维护等特征,逐渐成为云计算时代下主要的软件服务模式。所谓多租户SaaS应用就是单实例多租
随着人们构建的本体的增多以及对本体研究的深入和实际应用需求的增加,本体的应用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准确计算本体中概念之间的相似度;另一方面是如何解决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