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步的ERP研究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流中的音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被组织进一个个韵律结构中。作为音系学中的关键韵律结构,音步在汉语研究中被很多学者关注,研究者们在韵律与句法的接口研究也广泛使用这一概念。然而,与轻重交替的重音节拍语言不同,汉语音节间没有明显的轻重交替,所以对于汉语音步的性质、类型等问题,学界没有统一意见。有学者认为汉语音步为重音音步,有些则认为汉语音步与重音无关。文章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这一神经电生理学技术,通过操作不同的重音位置来观察汉语母语者对汉语的音步的加工特点,并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相关的音步理论,尝试讨论汉语音步的性质、类型以及划分标准等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在重音一致性判断任务中,不同位置上的重音不一致,在P300这一反映变异复杂程度的ERP成分上存在差异,P300显著性呈不平衡分布。通过对这种差异情况的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一)汉语音步为重音音步。可能音步这一韵律结构在汉语重音指派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在性质这一点上汉语音步与重音节拍语言相似。(二)汉语音步为左重音步。通过相关音步理论与实验结果的对照,文章认为右重音步假设不符合实验结果,左重音步假设与实验的结果更加吻合。(三)就1+2型偏正结构而言,端木三(2007)对偏正结构的分析没有得到支持。文章认为Sui(2013)提出的汉语遵循“广义扬抑假设”可能最符合汉语实际。汉语音步左重,1+2偏正结构的音步循环构建,由于句法语义方面的影响,首音节一般自成音步,不与第二音节组成跨层音步。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