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在流行病学、遗传学和地理分布上都有其显著的特征。尽管放射治疗对早期鼻咽癌可以达到较高的治愈率,但是对于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却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鼻咽癌局部复发和频发的癌细胞远处转移是导致鼻咽癌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后失败的两大主要原因[1]。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来降低鼻咽癌的发病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柳穿鱼黄素是药用植物大蓟科飞机草中的一种活性成分。飞机草这种植物在临床治疗中通常是用于制作止血类药物。研究表明柳穿鱼黄素发挥了有效的细胞毒活性[2,3]。因此,柳穿鱼黄素显示了治愈细胞增殖异常类疾病的可能性,比如癌症;而且吸引了研究者考虑将其作为化疗药物的备选。柳穿鱼黄素已经表现出具有使细胞凋亡的活性,但是具体的凋亡机制尚未研究明了。柳穿鱼黄素抗鼻咽癌作用未见报道,本课题组拟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了解柳穿鱼黄素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抗癌作用机制,为深层次使用柳穿鱼黄素抗鼻咽癌打下基础。第一部分柳穿鱼黄素体外抗鼻咽癌C666-1细胞作用研究方法通过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了解柳穿鱼黄素对鼻咽癌C666-1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寻找其抗鼻咽癌作用机制;并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及划痕迁移实验了解柳穿鱼黄素对鼻咽癌C666-1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结果,在C666-1细胞中加入柳穿鱼黄素,浓度范围从2至512微克/毫升,处理时间为24小时。与对照组DMSO比较,柳穿鱼黄素处理组表现为剂量依赖性抗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结果,C666-1细胞在浓度40微克/毫升的柳穿鱼黄素处理组的克隆数相对比于DMSO处理组降低近6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柳穿鱼黄素具有促进C666-1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C666-1细胞经过柳穿鱼黄素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呈塌陷状态,24小时后细胞内ROS水平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柳穿鱼黄素处理组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9蛋白表达升高。Transwell实验中迁移细胞数在柳穿鱼黄素处理组低于在DMSO对照组中的细胞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中,在柳穿鱼黄素处理组的细胞相对迁移距离小于DMSO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柳穿鱼黄素具有抑制人鼻咽癌C666-1细胞增殖、迁移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升高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9蛋白表达及ROS水平,触发线粒体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第二部分柳穿鱼黄素对C666-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666-1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柳穿鱼黄素高、中、低剂量组(80、40、20mg/kg/d组)、顺铂组(DDP),分别腹腔注射给药。4周后处死裸鼠,比较各组的抑瘤作用;对裸鼠移植瘤标本进行光镜、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XL和active Caspase-3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实验了解柳穿鱼黄素对裸鼠的毒性影响。结果实验结束后,各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及质量均小于对照组(P<0.01);各实验组移植瘤组织中Bax、active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Bcl-XL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TUNEL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柳穿鱼黄素对裸鼠外周血常规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对心脏、肝脏和肾脏无明显毒性。结论柳穿鱼黄素可抑制人鼻咽癌C666-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对裸鼠无明显毒性,其主要通过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具体机制可能与升高Bax和active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Bcl-XL蛋白表达,触发线粒体通路的细胞凋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