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延迟技术干预扩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延迟术对扩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分析一次延迟和二次延迟的对扩张皮瓣作用有无差别,探索应用延迟技术改善扩张皮瓣血运的最佳方法。方法以4只小型猪为实验对象,建立扩张皮瓣模型,实验分为①扩张器植入注水150%不干预组;②扩张器植入注水150%皮瓣一次延迟组;③扩张器植入注水150%皮瓣二次延迟组及④正常皮肤对照组。分时点观察扩张皮瓣光镜、电镜下变化,测定各时点MVD、MDA、MPO含量,及扩张皮瓣成活面积的差异。结果②③血管数量在术后开始增加,10日达到高峰,21日后开始维持不变。MVD检验:①/④组,②/④组,③/④组,P值均为0.000,有显著性差异,①/③组P值为1.505,①/②组P值为0.114,没有显著性差异。②/③组P值为0.026有差异性。MDA检验:①/④组,②/④组,③/④组,P值均为0.000,①/③组P值为0.033,有差异性,①/②组P值为0.132,②/③组P值0.525,没有显著性差异。延迟术后扩张皮瓣MDA含量下降,高峰均集中在术后24h,说明扩张皮瓣转移术后24h内是干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有效时期,但一次延迟和二次延迟对MDA含量的影响差别不大。MPO检验:①/④组,②/④组,③/④组P值均为0.000,有显著性差异,②/③组P值0.677,①/②组P值0.609,①/③组P值0.354,没有显著性差异。延迟术后扩张皮瓣MPO含量下降,高峰均集中在术后24h,但一次延迟和二次延迟的作用差别不大。①组皮瓣存活面积为98%,②③组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扩张过程可显著增加皮瓣微血管密度,提高皮瓣成活。皮瓣扩张过程既是一个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又是一个缺血预处理的过程。扩张皮瓣转移术后24小时,是干预扩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时期。延迟术可以提高皮瓣成活率,但不增加扩张皮瓣微血管密度。延迟术是安全的操作,无论一次延迟或二次延迟,均不会显著不加重组织损伤程度。
其他文献
针对快速脱缆钩存在的钩体使用角度超范围和单钩承受拉力超安全工作负荷的设计问题,对快速脱缆钩如何保证船舶系泊安全进行研究。从船舶系缆方式、码头靠泊船舶吨级、新旧码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
非谓语动词是高考常考查的一个语法点,也是同学们较难掌握的一个语法点。本期文章希望通过对非谓语动词的要点、用法的介绍以及非谓语动词与从句间的转换的分析,既可以帮助同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译员角色空间内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文章认为,首先译员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显隐",而是在口译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灵活的立体空间;其次译员在其角
以0℃冷库中贮藏85 d后的白罗莎里奥葡萄果实为试材,进行常温(25℃)货架试验,研究不同褐变程度(1、2、3级)葡萄果实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货架期的延长,葡萄果皮由原来的鲜绿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酸度计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化学测量工具,而且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测量工具。在具体使用酸度计进行计量检定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
整个概念是要构造一块地面,一个建设“版图”,一个空间发展城市,一个具有大型水平高原(中底)的宛如高山一般的地方,以供人们从这里看世界,并同世界交流。
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应包括:宣传工作;授课工作;法制知识产权教育;多样化读者活动;社会潜在读者的教育;图书馆自身建设与读者教育同步发展。
本文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宗旨,研究探讨了现代分离技术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酒花颗粒的α-酸、β-酸、异α-酸及合成色素检测方面的应用。同时应用了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固相萃
介绍低碳经济,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建立低碳理念,然后朝着低碳化的生产结构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