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氟化酸蚀液对托槽抗剪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w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发生于直接粘接正畸附件周围的釉质脱矿是近年来备受医师关注的问题。氟化物长期以来被认为在减少龋损方面有卓越的成效。临床上应用氟化物有多种方法:(1)酸蚀前涂氟;(2)酸蚀液中加入氟化物;(3)粘接前在酸蚀过的釉质表面涂氟。本次将讨论其中的第二种方法:在磷酸酸蚀液中加入氟化物。实验的目的是采用在磷酸酸蚀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氟化物后,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评价其抗剪粘接强度。寻找出氟化物与磷酸的合适配比浓度,使之不影响酸蚀效果,确保托槽有足够粘接强度以应用于临床。 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氟化酸蚀液,在35%磷酸中加入0%、1.23%、2%和3%浓度的氟化钠。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64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16颗。每颗牙用浮石粉抛光30秒,水冲洗15秒后吹干。实验1组用含1.23%氟化钠的35%磷酸酸蚀30秒,实验2组用含2%氟化钠的35%磷酸酸蚀30秒,实验3组用含3%氟化钠的35%磷酸酸蚀30秒,对照组仅用35%磷酸酸蚀30秒。为了使粘接界面标准化,粘接前用铅笔在釉质表面画出托槽基底面的外形,轮廓线以外的部分用红色指甲油覆盖,然后用京津釉质粘接剂将托槽粘接在牙冠颊侧表面。所有样本均保存于37度水浴箱中。经一周、四周、十二周、二十四周,每次随机从中抽取4颗,测试其抗剪粘接强度,同时应用16倍显微镜观测其去粘接界面的粘接剂残留情况。 结 果 平均抗剪粘接强度分别为对照组N%氟化钠)为 14.1123。2.3186MPA;实验1组(1.23%氟化钠)为14.0719 tZ.0481MPA;实验二组p%氟化钠)为14.4431 LZ.7106MPA;实验3组p%氟化钠)为 6.3606 t 0.8636MPA。 结 论 虽然应用不同含氟浓度酸蚀剂处理后托槽的抗剪粘接强度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含3%氟化钠组的抗剪粘接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含氟化钠 l.23%和二%组。用含 1.23%和 2%氟化钠的35%磷酸与单纯应用35%磷酸处理后的抗剪粘接强度之间无明显差异。四种不同含氟浓度酸蚀剂处理后,釉质表面粘接剂残留指数ARI值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正畸的主要治疗过程是应用矫治力使牙齿移动的过程.牙髓、牙周组织受力后,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和反应,疼痛伤害是正畸治疗中常见问题之一.牙移动中疼痛伤害反应信息由牙髓、牙
目的:研究脉冲Nd:YAG 激光照射对牙釉质-树脂和牙本质-树脂粘结力的影响,以探讨脉冲Nd:YAG 激光在树脂充填中的意义及适用范围。方法:实验一:脉冲Nd:YAG 激光照射对牙釉质-树
目的: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变异链球菌、普氏菌属、乳酸杆菌这些潜在口腔病原菌进行绝对定量检测,研究这些病原菌与龋齿状态的相关性,建立灵敏度高、预测能力强、可广
基台高度、聚合度、粘接材料等都影响种植牙冠固位,基台高度小于3.5mm、聚合度>6°时,临床上常通过粘接材料的选择提高固位力。牙冠粘接层的应力导致其破坏,牙冠继而发生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