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藏式建筑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ee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广泛分布在我国高原高寒地带,主要包括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之一。由其创造的藏式建筑是我国宝贵的传统建筑文化之一。在我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头几批建筑名单中,藏式建筑、汉藏结合建筑各占一席。随着民族文化、地域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同时,我国的藏式建筑也备受瞩目。甘南藏族自治州属于安多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自然环境独特,地形复杂多变。藏族人民积累了一整套独特的建造经验,创造出了辉煌的藏式建筑艺术,并使其很好的适应了当地严酷的地理气候环境,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点。同时,由于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甘南州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域、吐蕃的门户,是多民族汇聚的民族走廊,加之,藏传佛教长期在这里盛行,形成了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局面。千百年来的“政教合一”制度,使宗教文化渗透到社会制度、经济结构、人文风俗、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也给建筑文化打上了深深地宗教烙印。甘南藏式建筑随着宗教文化的不断发展,也在自我代谢,逐渐演变、形成了一系列对宗教文化的适应性特点。本文通过分析藏式建筑的普遍特点,及甘南藏式建筑与藏族传统建筑、周边藏区建筑的对比分析,结合典型实例,总结出甘南藏式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并以之基础和前提,探讨总结出甘南藏式建筑对自然环境及宗教文化的适应性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逐渐普及,信息的广泛交流,甘南藏族建筑势必会面临更新与改造,本文通过分析甘南藏式建筑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试图对现代化趋势下甘南藏式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一些方法与措施,使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以生命为本体的生存论哲学传统。孔孟与《易传》开辟了生存论哲学的方向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建立了生命本体宇宙论。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戴震创造性地继
利用有限元软件和优化软件建立了T型管轴压胀形的加载轨迹优化集成,完成了T型管轴压胀形成形的加载轨迹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利用集成优化后的加载轨迹获得的管成形件质量更好
静生生物调查所是由尚志学会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联合组建的民办研究所,是民国时期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机构。1928年建立,1950年结束。该所在秉志、胡先骕等人的带领下,对
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得到持续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视与构建,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部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
祭坛园林是指由包括祭祀坛台在内的建筑、植物、道路、小品等造园要素所构成的环境区域,其起源于我国的周代。北京祭坛园林是北京皇家园林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我国明、清帝王
目的解决锥盒形件传统拉深成形十分困难,废品率高,成形质量差的问题。方法介绍了充液成形工艺的2种方式,即主动式充液成形和被动式充液成形,并利用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各充
孔子与孟子之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性。孔孟之仁的相同点有三: 追求仁义道德而淡漠物质利益, 把仁视为人生的价值目标和存在意义; 释仁为仁爱、爱人, 用爱来处理人际关系; 推
以国际EPC项目风险为中介变量,构建合作与风险管理技术水平、项目绩效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探讨合作在国际EPC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对承包海外项目较多的北京、上海、广州,以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和谐的音符和不和谐的矛盾必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的不和谐
中央工业试验所是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工业研究试验机构。依据大量的档案材料 ,从中央工业试验所的筹设经过、内部机构设置、组织沿革、办所宗旨、工作范围、重要的科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