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医院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选择意愿与支付意愿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c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疾病特点、治疗方式等原因,癌症患者对住院陪护有着极大的需求,其住院期间的陪护需求不容忽视。我国大部分医院存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不具备开展无陪护的条件。中国家庭规模的缩减及工业化进程加快,给家属陪护模式带来一定冲击;同时,长期住院陪护给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而自聘有偿陪护存在诸多负面问题,给患者、家属以及医院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研究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的选择意愿和支付意愿对满足住院癌症患者的陪护需求,减轻家属陪护者的陪护负担,减轻Y医院因护理人员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了解住院癌症患者的陪护现状及其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的选择意愿和支付意愿,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探究影响住院癌症患者选择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因素,为Y医院开展医院陪护中心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医院相关业务开展和发展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按规模大小成比例、随机的抽样方法,共收集51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00份。对研究对象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陪护现状以及医院陪护中心服务选择意愿、支付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对选择意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使用非参数检验对支付意愿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在500名住院癌症患者中,男性占比55.6%,女性占比44.4%;婚姻状况中,有配偶的住院癌症患者占比最高,占总人数的94.4%;省内异地就医的住院癌症患者最多,占总人数的82.6%;未进行手术治疗的住院癌症患者最多,占总人数的61.8%。在476名住院癌症患者住院陪护者中,以女性、年龄在50-59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初中、非在职、月收入小于1000元为主;大部分住院癌症患者对陪护非常满意,占总人数的74%;对陪护不满意的方面以不良情绪无法缓解为主,占总人数的70%;对陪护不满意的原因以陪护者出现厌烦情绪为主,占总人数的33.3%。住院癌症患者选择医院陪护中心服务的比例为40%,无力承担费用是住院癌症患者不愿意选择医院陪护中心服务最主要的原因。当住院癌症患者愿意选择医院陪护中心服务时,最在意的方面是护理员素质,占比26.8%;其次是服务质量,占比18.5%;服务费用为17.9%;护理员资质为15.9%;服务效果为14.3%;护理员特征为6.0%;其他为0.6%。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对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选择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倾向性因素中,从业状况、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态度是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使能因素中,月收入、商业医保、家属对使用医院陪护中心服务态度是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需求因素中,住院科室是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12小时服务支付意愿平均值为137.60元,中位数为130元。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24小时服务支付意愿平均值为211.30元,中位数为180元。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对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月收入、异地就医情况、是否手术是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12小时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异地就医情况是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24小时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与建议结论:本研究发现,Y医院住院癌症患者的陪护者以女性、中年人、文化程度低、无工作、收入低为主。住院癌症患者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有一定需求;住院癌症患者选择医院陪护中心服务时最在意的是护理员素质,其次是服务质量。从业状况、对医院陪护中心服务的态度、月收入、商业保险、家属对使用医院陪护中心服务的态度、住院科室会影响住院癌症患者的选择意愿。住院癌症患者对12小时陪护服务和24小时陪护服务的支付意愿均相对偏低;月收入、异地就医情况、是否手术是住院癌症患者对12小时陪护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异地就医情况是住院癌症患者对24小时陪护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建议:关注住院癌症患者陪护者群体,缓解陪护负担;以住院癌症患者需求为导向,推动Y医院陪护中心发展;强化护理员队伍建设,提高护理员素质与服务能力;关注患者经济负担,建立合理费用标准;加强陪护中心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及家属服务认可度;关注潜在利用者特征,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其他文献
高校是培养知识精英和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时期是个体迈向社会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心理健康是高校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过渡的基础。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复杂,单一学科、单一维度的介入在实践中遇到的阻碍越来越多,多学科干预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功能定位模糊、学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挑战阻碍多学科心理健康干预。知识转移是研究多学科的重要理论视角,同时也是总结社会工作实践性智慧的重要途径。因此,借
学位
目的:观察小针刀、拨松针、整脊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小针刀、拨松针、整脊手法治疗,每周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行常规针灸理疗治疗,采用JOA评分对治疗前后组内、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拨松针、整脊手法等多种方
期刊
<正>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正心修身,明德至善"要想落到实处,就必须贵在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永远不忘教育初心,努力践行"正心修身,明德至善"的人生信条。首先要勤学。一是向道德模范学习,向大
期刊
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育逻辑思维、提高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普遍存在的理念落后、内容单一、途径有限、评价笼统等问题,通过整合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背景,收集国内外现有理论与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强化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转换生成理论与模仿理论分别应用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环节,
期刊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翻译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翻译效率,节省翻译成本,也能为翻译质量提供充分的保障。这份翻译实践报告详细介绍了作者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过程:首先在YICAT云翻译平台上对济南招商宣传资料进行机器翻译,然后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机器翻译译文存在的典型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在译后编辑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发现机器翻译的典型问题主要包括词汇层面上的专有名词、文化负载词和四
学位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发病率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结直肠癌患病人数增长了 700%,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目前的诊断方法如内窥镜、组织活检、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存在有创及癌症早期不敏感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微小RNA在基因表达调控、生物个体发育
学位
研究背景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全面反映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和整体概念其含义超越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二者可作为互相补充测量。9-12岁儿童(4-6年级)处于青春期早期,由于正经历着体格突增、性器官发育、社会心理加速发展等过程,可能面临一系列身体健康和社会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因此研究儿童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具有重
学位
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发现,PSMD11是一个肿瘤凋亡抑制蛋白。在小鼠实验中发现,PSMD11双等位基因敲除会导致小鼠早期胚胎死亡。靶向抑制PSMD11表达可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大量凋亡,提示PSMD1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细胞存活的因子。靶向抑制PSMD11表达能否用于肝癌的靶向治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目的通
学位
研究背景健康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追求。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在健康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并带来了卫生总费用的持续快速增长,这不仅对政府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也给居民个人带来较重的负担。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控制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但是群众就医负担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利用“SHA2011”卫生费用核算体系开展费用核算工作,可以很好地反映和了解卫生资金的流动规律及卫生政策制定的倾向。
学位
研究背景公立医院系统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主力军”,提高其运行效率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合理的评价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威海市作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城市,威海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参与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本研究对威海市公立医院运行状况及其效率变化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考察改革后指标变化趋势,可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