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城乡发展空间扩张的首要载体,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和资产。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范围扩大,活动种类越来越丰富,土地资源消耗大,而我国的土地供给总量有限,到目前为止,土地粗放利用现象仍较显著,人地关系紧张。小城市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载体,是农村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大城市发展必需的后备力量。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大城市发展具有的土地低效利用现象,因而城市建设用地能够实现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吉林省东部山区小城市为研究区域,系统性的评价2015年吉林省东部山区各小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通过阅读文献、收集整理资料及数据,界定吉林省东部山区小城市范围,定性分析吉林省东部山区小城市概况、现状,将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相结合,从投入强度、利用强度、管理绩效、产出效益、生态与可持续程度五个因素出发,共选取了2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东部山区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比评价体系,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对7个小城市分别进行了定量评价,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的结论主要有:(1)从基本概况、土地利用现状、动态变化匹配上定性分析各小城市的发展现状,表明东部山区各小城市资源丰富,但均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城市集聚效应较差,主要是以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来实现其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亟需由外扩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挖潜模式转变。(2)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山区小城市整体的集约程度一般,各城市发展不平衡,均有较大的挖潜空间。各城市的集约情况分别为:临江市处于相对过度利用与相对集约利用等级之间,图们市处于相对集约利用与相对适度利用等级之间,珲春市、龙井市处于相对适度利用等级,集安市、敦化市偏向于相对适度利用等级,和龙市处于相对适度利用与相对低度利用等级之间。(3)分析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东部山区小城市用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多数小城市人口数下降,建设用地规模不降反增,表现为城市人口集聚效应较差;小城市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一般,城市发展不同步;建设用地利用中管理成效较低,土地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建设用地的生态与可持续程度相对偏低,需改善并实现可持续发展。(4)东部山区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建议:本文针对小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科学规划,优化用地与产业布局;挖潜城市内部用地,盘活存量;优化用地管理体系;加深公众思想观念,提高参与程度四个方面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相关建议,为吉林省东部山区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