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初治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HBsAg与HBV DNA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a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恩替卡韦初次抗病毒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HBV DNA载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水平变化,探讨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与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观察HBsAg、HBeAg、HBV DNA、ALT、AST用于评估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疗效观察的效果。  方法:  125名诊断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且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进行规律的抗病毒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治疗后36周定量测定HBsAg、HBeAg、HBV DNA载量及ALT、AST等指标。  结果:  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36周后,HBV DNA水平则持续下降(P<0.05),而HBsAg水平下降不明显(P=0.146),HBeAg下降明显(P<0.05)。  治疗前,HBsAg和HBV DNA两者呈负相关(r=-0.375,P值<0.001),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HBeAg和DNA的相关性仅存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呈正相关(r=0.392、0.302,P值均<0.001)。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在治疗24周和36周,二者不存在相关性。HBeAg和HBsAg的相关性存在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时,在治疗36周时,二者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HBV DNA仍是抗病毒治疗最可靠的指标,HBsAg、HBeAg不能很好地作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指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评价HBsAg和HBV DNA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意义不大。
其他文献
农村信用社改制的重点任务就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彻底解决长期以来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
期刊
春节前夕,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病毒疫情,把原本热热闹闹、阖家团圆的节日变得冷冷清清.人们虽有恐慌、有揪心、有埋怨,但更多的是加油助力,是打气安慰、是驰援的行动、是爱心
期刊
一、民营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rn自普惠金融开展以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积极应对,贷款手续有所简化,贷款周期进一步缩短,还有一些与政府合作的民营企业
期刊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独特的细胞死亡类型,具有与身体状况或各种疾病(包括肿瘤)有关的识别功能.随着肿瘤细胞铁死亡研究的快速发展,其在肿瘤治疗的应用中开辟了新的前景.本文
背景: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共同构成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大血管
研究目的:评估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技术生存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2004年间于本透析中心进行腹腔置管术并行腹膜
目的:  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复合地氟烷麻醉患者的影响。  方法:  40例ASAⅠ~Ⅱ级、瑞芬太尼复合地氟烷全麻下行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