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及其当代境遇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配正义是当代讨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符合收入分配改革的时代要求。马克思虽未就“分配正义”问题进行专门论著,但在《哥达纲领批判》等相关著作中,围绕着对资产阶级正义观、共产主义社会不同阶段的“分配”原则等问题的研讨,形成了有关“分配正义”的重要思想,这对于我国如何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实现分配正义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以《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批判性呈现与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为逻辑支撑,去探寻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在当代的发展、实践与对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依据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和本文的重难点、特色与创新点”等问题进行前提性的澄明。第二部分:第一章《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公平分配思想的批判。该部分作为本文的逻辑起点,是在对《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有关拉萨尔(派)公平分配思想进行扼要概述的基础上,分析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离事实,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非正义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相分离的观点,从而对本文主旨——马克思“分配正义”的批判性呈现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第二章对《哥达纲领批判》分配正义思想的概要澄明。本部分是本文的逻辑中项。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本章主要提出了“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构建的理论基础、核心问题、实现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和共产主义社会有关分配正义的实现与消解”等观点,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进行较为系统性的建构与阐发。第四部分:第三章对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西马重构与当代中国实践”问题的反思。本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逻辑终点和价值旨归。在第二章对马克思分配正义基本内容的提炼与概括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当代的实际,从“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重构”和“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如何实现分配正义’的实践启示”这两个重要问题入手,研讨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在现当代的传承、发展和实践境遇。
其他文献
受"考什么、教什么"思维定势的影响,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标准化试题泛滥成灾,标准化训练大行其道,这种教学行为抑制了有效的语言习得,降低了积极的学习情感,遏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理论品质的核心,集中表现为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品质。推进特色理论的大众
<正>财企[2012]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监察厅(局)、审计厅(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贯彻落实
通过采用野外定位观测法,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灌溉周期内与不同种植年限、不同立地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探讨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正> 一、法院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造成损失的赔偿 对于法院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造成损失的赔偿,有人主张法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有人主张由败诉人承担;有人主张由被保
近年来,反补贴—作为世界贸易三大救济措施之一,被其它国家频繁地用来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贸易制裁,使得我国政府以及企业不得不面对着异常严峻的反补贴形势。本文对现阶段我
<正>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流行的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余华一直将苦难意识作为其作品的主题,怪诞、罪孽、阴谋、死亡、刑罚、暴力等交织而成他小说中的世界,余华也在暴力与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任务型语言教学已成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分析十年来(2001-2010年)国内学术期刊上刊登的有关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的论文,
进入21世纪,世界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对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量激增,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美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比较
报道了2002年8月对永兴岛造礁石珊瑚群落的调查结果.对西沙群岛的造礁石珊瑚进行系统的定量采样,平均活珊瑚覆盖率达68.4%.发现,活珊瑚的总覆盖率或无活珊瑚覆盖率可以作为干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