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日语文法中,「わけだ」是一种常置于句尾的语法表达。虽在中级日语中就已涉及该语法条目,但是要让日语学习者完全习得其用法,确实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其一,「わけだ」的用义并不单一,难以以一语而概之。其二,掌握「わけだ」的用法需要认清事件自身自然的发展过程及说话人自己的认识过程,做好这两者的区分很有必要。否则,就易造成「わけだ」文使用的混乱。那么,在明确「わけだ」文的用法时,需要了解和分析日本人是如何在生活中使用「わけだ」文的。笔者在整理和总结至今的先行研究后,发现大多的研究者都是以明治和大正时期的小说或者研究者自己作的例句为研究资料的。因此笔者选择了朝日新闻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报纸中,语言较规范,多使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表达,因此笔者把收录了《朝日新闻》的“闻藏Ⅱ”中的「わけだ」文作为调查对象来进行分析。本稿把收集的760个例句从句子的结构以及与前文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わけだ」文在句子结构上共分为七种句型。同时还有必要区分“独语型”和“对话型”。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就是「x(先行文)。Y(~わけ)だ。」这样的省略型。由此可以看出,「わけだ」文确实表示其与前文有着紧密的联系。2.「わけだ」文共有六种用法。分别是:(1)原因、理由(2)结果(1)前提、(恒常)条件→结果(2)原因→结果(3)归结(4)把该事件背后的,或者更深层次的内容更为明确地表示出来。(5)说话人从别的观点或者角度,重新阐释该事件。(6)自我认知。说话人在自己的脑海中想清楚了事件的整个过程,最后得出自我的认知、或者作出判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