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的人生环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死亡人口达997万人。伴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殡葬用地的日益短缺,997万人的殡葬问题已不仅是某一个体、某一家庭的私人问题,而突出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问题。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确保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级政府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放在工作突出位置,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确保群众“死有所葬”、“逝有所安”。2017年5月,沂水县开展了以“殡葬全免费”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即对具有沂水户籍居民,免除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由政府建设公益性公墓并免费使用,让群众不花一分钱办好“身后事”,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开创了全国先河,形成了“沂水样本”。本文首先对全国殡葬改革情况进行了介绍,从殡葬改革顶层设计、节地生态安葬、惠民殡葬政策贯彻落实和殡葬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殡葬改革的成果;从殡葬领域法制建设缺失,公益性公墓建设不足,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殡葬服务机构管理混乱,传统殡葬习俗根深蒂固和殡葬领域数字化建设相对落后六个方面说明了我国殡葬事业发展的不足。围绕沂水县殡葬改革实践,本文从公益性公墓建设,免费基本殡葬服务推行和推行厚养礼葬三个方面论述了沂水县的具体做法。然后指出了沂水县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一是殡葬改革缺乏长效机制,改革高度依赖一把手重视,易受到人事变迁的影响,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使得改革缺乏弹性,全免费殡葬服务给予县级财政较大负担;二是殡葬服务队伍建设不足,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殡葬改革工作客观加重了基层工作负担,殡葬服务队伍积极性不足。然后从殡葬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和垄断式殡葬服务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两个方面对沂水县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借鉴杭州市、厦门市和广州市等地区在推动殡葬改革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和法制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最后探索出优化殡葬改革的六条对策:加强殡葬改革顶层规划,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加快补齐公益安葬短板;建立健全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切实规范殡葬服务机构管理;持续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数字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