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半导体发光及其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备的发光器件具有高效率、高亮度、全彩色、低成本等突出优点,在大屏幕固体平面显示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半导体微腔调谐发光器,发射光波长可通过分子设计调节,在紫外到红外的波长范围内可调,实现全色光发射,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有机半导体梯形对次苯基聚合物 (LPPP)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以1.0%PM580染料(dye pyomethene)掺杂的8-羟基喹啉铝(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作器件电子传输材料。利用LPPP甲苯溶液旋涂制备LPPP薄膜,真空蒸镀法制备Alq膜和电极,分别制作了LPPP单层无腔、LPPP单层微腔、增强型LPPP/ Alq异质结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用荧光光谱仪测量器件的光致发光谱(PL)和电致发光谱(EL),研究器件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LPPP特殊的梯阶丝带状结构,使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荧光效率高,并具有从紫外到近红外十分宽阔的光致和电致发光光谱,最大峰值在560nm左右,是一种具有较强蓝光成分的白光发光材料,允许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进行调谐发光, 可作为高稳定的发光材料。设计制作的增强型LPPP/ Alq异质结结构发光器的光致发光谱和电致发光谱,都观察到明显的微腔效应。通过调节LPPP膜层厚度,可实现红绿蓝发光,微腔结构的改进还改善了器件的发光效率。然而光微腔调谐器件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器件发光寿命短,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还利用热灯丝化学汽相沉积(HFCVD)法,采用硼酸三甲酯B(CH3)3为硼源制备了重掺杂P型金刚石膜,作为LPPP/Alq异质结增强型发光器的电极。结果表明,掺杂金刚石膜突出的光学及电学性质及优异的抗高温、抗腐蚀能力,机械强度大等优点,使其在作LPPP发光器件的电极时,能克服一般电极在空气中易于氧化、稳定性差的缺点,大大改善器件稳定性,提高器件寿命。用SEM、XRD、Raman谱分析热灯丝化学汽相沉积(HFCVD)法制备的硼掺杂金刚石质量。归纳了掺杂多晶薄膜电导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硼掺杂多晶金刚石的晶粒导电模型,推导了电导率、迁移率、激活能等主要理论公式。并用所得理论结果,分析了硼掺杂浓度对金刚石电学性能的影响,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这个模型有一定的合理性,能提供一定的定量计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