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观察了γ射线照射后豚鼠胃腺主细胞功能与组织结构的改变和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索前列腺醇(Misoprostol,简称MP)对照射所致损伤的影响作用。同时探讨了米索前列腺醇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 在豚鼠中上腹予单剂量(1000,rad)γ-射线照射将实验动物划分为以下四组:A组(对照组):未经照射;B组:单纯照射;C组:照射前以及照射后连续经口予米索前列腺醇14天(又可根据给药剂量分为50μg/kg/日和100μg/kg/日两个亚组)。D组:照射后第14天始给米索前列腺醇(100μg/kg/日)至第28天为止。将胶原酶制备的单个胃腺细胞置于Percoll液中经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而获得高纯度的主细胞(>90%)。以主细胞对0.1mM氨甲酰胆碱刺激所释放的胃蛋白酶原作为指标衡量细胞的分泌功能。应用碘标的血红蛋白为底物被蛋白酶作用后,通过测定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来反映细胞外液中胃蛋白酶原的活性。以刺激后胃蛋白酶活力和基础分泌时活力的比值来表示之。 我们观察到:氨甲酰胆碱(0.1μM-0.1mM)刺激胃腺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的活力呈剂量效应关系。照射后氨甲酰胆碱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明显减少(p<0.05)。在照射后14天和28天,0.1mM氨甲酰胆碱刺激胃蛋白酶原分泌(B组:1.4±0.4n=9)较正常组(A组:2.6±0.7,n=10)减少70%。照射后主细胞分泌功能减低,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照射后7-10天,其分泌量下降约50%(与A组相比)。第二个阶段是在照射后第14天至28天分泌降至70%(与A组相比),并呈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