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对审计质量的研究都是学术界的重点、热点问题,低质量的审计报告会损害资本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利益,甚至会抑制我国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所以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大多是如何提高对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各地区的制度环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当制度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对资源配置以及市场干预的作用仍很显著,审计作为一项资本市场中的关键制度安排,其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依靠制度环境的好坏。媒体监督对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是监管治理资本市场的有力保障,媒体作为“第四方监督权利”资本市场上的守望者,它可以降低委托代理的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通过新闻报道能够形成资本市场上的舆论焦点压力,对资本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警示,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也会有显著的作用。本文首先采用寻租理论、制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剖析了制度环境、媒体监督和审计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具体以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观测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通过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制度环境、媒体监督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制度环境对审计质量有影响,并且制度环境越好,审计质量越高;(2)媒体监督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且媒体对上市公司负面报道信息越多,审计质量越高;(3)在制度环境还不完善的地区,新闻媒体对审计质量的监督治理作用更为显著。因此要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就需要我国加快各地区市场化的进程,促进各地区的制度环境平衡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媒体监督对资本市场的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