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视角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落户意愿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约为2.36亿,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总量大约占比十分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迁移到城市生产生活。因此,使他们在城市顺利落户,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环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民族特殊性,导致他们在适应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了解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在文化背景下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落户意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性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为更好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文化适应理论的研究视角下,构建了就业发展、社会参与、文化接纳、身份认同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并且对城市少数民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在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发现有40.6%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愿意在城市落户,不愿意落户的占比34%,没想好是否落户的占比25.4%,可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并不高。然后,通过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就业发展中的就业行业、月收入水平、月收入变化影响显著;社会参与中的业余时间交往对象、志愿者协会活动、政府献策、社会公益影响显著;文化接纳中的风俗习惯偏好和卫生习惯差异影响显著;身份认同中的愿意融入本地人和本地人归属感影响显著。最后,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拓宽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收入水平,保障合法权益;增进城市本地居民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感情;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参与的途径;提升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治理的水平;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感。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建党八十周年前夕,笔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采访地——监狱,探访服刑改造中的3名在江苏较有影响的贪官。恰逢监狱正组织他们运用座谈和写思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发展会展业的优势进行分析,阐述会展经济对城市品牌的影响,提出开展会展营销是齐齐哈尔市做强绿色品牌的有效途径。
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当代建筑的标志,其框筒结构形式使得核心筒墙体施工工艺多样化,其核心筒墙体高垂直度的要求使得墙体施工工艺的选择极为重要。本文针对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
内画艺术历史悠久,是借助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器皿作为载体,用特制的笔从器皿入口处进入,在器皿的内壁绘画。所谓的画在内而形在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历史赋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产生了“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外出不是盲目的,是多方考量的结果。为了保证家庭利益最大化,他们进入城市从事非农职业。面对与农村相比差异较大的城市环境,出现文化冲击、适应、调整问题。为了实现迁移目标,在城市站稳脚跟,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主动适应城市生活。在适应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阐述了化学发泡法制备泡沫混凝土的过程,分析了泡沫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如何减少这些裂缝的措施。研究表明:新拌泡沫混凝土料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是化学发泡泡沫
探讨了四种常用的非肌肉蛋白对竹荚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对不同鱼糜加热过程中凝胶强度、持水力、白度、SDS-PAGE电泳图谱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血浆蛋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在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作用明显。然而,伴随着数量的日益增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主要来源。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对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平时考核方式及提
目的探讨孕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在检出胎儿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700例孕1113+6周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接受腹部超声检测,计算胎儿NT值并作随访。结果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