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的P2P网络资源定位方法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传统的C/S模式已不能满足新业务(如实时业务和多媒体内容分发等)的需求。主要原因是C/S模式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会导致中心失效和硬件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为满足这些新业务的需求,出现了另一种网络模式-P2P。在P2P中,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都是对等的,即每个结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结点提供服务;又充当客户端享用其他结点提供的服务。 P2P模式以其分布式管理、高效路由、容错性强和可扩展等优秀性能给信息社会带来一股新的活力,但也存在着很多技术难点,如资源定位、负载均衡等。 在资源定位方面,当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泛洪算法(flooding)和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类)的方法。其中Flooding算法随着节点数目的增长,系统开销呈指数倍增长,产生的广播数据将很快耗尽网络资源。为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多种流量控制的算法,但都未有突破性进展。因而很多研究集中在DHT方法上,其中MIT提出的Chord算法在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变动的环境中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 结构化P2P网络是构建于物理网络拓扑之上的一层Overlay网络,两者之间通过Hash散列函数来映射。这种Hash关系使得节点的逻辑ID号独立于节点的物理位置及节点的共享文件。但经过Hash作用后,破坏了节点的位置信息,来自同一子网的节点可能会相距很远,这不利于查询性能的优化。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布式哈希表(DHT)资源定位技术,将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引入到结构化的Chord网络中,每个节点保存少量的邻居节点和友元节点信息,利用节点在物理网络上的邻近性和节点之间兴趣的相似度来提高查询效率。 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路径长度和访问延迟方面的性能要优于原Chord算法。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通讯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讯业务的不断多样化,通讯架构中的核心网的IMS逐渐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焦点集中在研究如何使核心网络能够融合固网,移动网络;IMS技术为基于IP的移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和企业将数据和信息上传至云端存储,这样不仅能节省开支,而且还能将用户从复杂的本地数据管理中解放出来。当我们从云计算的发展中获得诸多
网格普遍被认为是继因特网、万维网之后的第三代因特网应用,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在网格环境中,由于资源和用户地理位置分散,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动态的特点,这
目前,软交换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网络中。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由于IPv4地址的短缺、网络非法访问或者攻击,边缘接入层的技术成为软交换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交换
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型网络,这意味着相比于现有的固网、智能网、移动网这几种网络驱动型网络来讲,人们对下一代网的业务提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提供更丰富,更加人性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汽车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
网格计算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网格计算的主要目标是在分布、异构、自治的网络环境中动态构建虚拟组织并实现跨组织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因此共享和
数据仓库技术已经在电信行业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较好地支持了企业中上层的分析决策,但缺乏对日常战术决策的支持,对于突发性事件,其数据变化不能及时地反映到数据仓库中来,而且不能
传统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路由都假设网络结点的状态信息可以被准确地获知,但实际网络存在许多因素使得链路状态信息不精确。这些不精确的状态信息将导致网络性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WEB上的信息资源也呈指数级的飞速膨胀。然而在目前的万维网中,绝大部分有效的信息都只能由人工来理解,用户越来越难从海量的数据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