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矿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分析及区段煤柱宽度优化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复杂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区段煤柱宽度优化设计问题研究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大佛寺矿40110综放回采工作面为依托,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区段煤柱宽度优化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1)分析了影响复杂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综放工作面采场支架与围岩的力学模型,研究了老顶、直接顶、支架、底板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回采过程中的作用,给出了综放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特点和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规律。(2)完成了大佛寺矿40110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观测方案设计,进行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初次来压步距为61.70m,周期来压为16.37m,动载系数为1.57,工作面动压超前影响范围为56.4m,结合液压支架稳定性分析,确定该型号支架对40110综放工作面应具有很好的适用性。(3)分析了影响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宽度留设的主要因素,给出区段煤柱破坏的主要原因。基于区段煤柱优化设计原则,结合大佛寺矿实际情况,提出了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宽度计算公式。(4)对大佛寺矿40110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预留宽度进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FLAC计算得到煤柱宽度为50.6m;运用理论计算得到区段预留煤柱宽度应取51.83m;考虑到采场的复杂情况,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计算与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建议将大佛寺矿4号煤工作面之间煤柱宽度由60m优化到52m,灌浆巷距离两条顺槽净距均为23.7m。
其他文献
DNA甲基化是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可遗传的化学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分化、肿瘤发生、染色质变构、转座子失活、转基因沉默等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模式植物拟南芥
法向承力锚(VLAs)安装过程较为便捷,具有可以重复回收利用、造价较为低廉且承载性能较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深海系泊系统。为确定法向承力锚的极限承载力,非常有必要定量地确定其极限安装深度。基于柔性锚胫的工作机理分析,建立了一种运动过程中柔性锚胫形态的动态重新配置的确定方法。结合该方法,利用Maple编写计算程序,引入塑性方法,利用屈服面方程和锚链方程求解VLAs运动时的复合荷载,并基于相关联流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