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想,人类以其自身作为认知参照点,认识周围的世界。而处于身体最上端的“head/头(首)”,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英汉语中都已经积累大量有关“head/头(首)”的表达,对其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以英汉语中有关“head/头(首)”的表达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美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和中国作家莫言的4部小说为语料,利用Antconc对英汉两种语料中的“head/头(首)”相关用法进行搜索,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英汉语中"head/头(首)”中涉及概念隐喻及转喻的用法进行梳理。另外,作者还分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分析“head/头(首)”的各个义项的认知用法及其语义扩展模式,并对其异同之处进行分析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为:1.英汉语中“head/头(首)”的语义扩展模式如何?有何异同之处?2.英汉语中“head/头(首)”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用法有哪些?有何异同之处?3.英汉语中“head/头(首)”概念存在异同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对语料的分析,作者发现,“head/头(首)”在语义扩展过程中呈现链状扩展与辐射式扩展相结合的模式,各自具有完善的语义系统,但在具体语义上有一定异同之处。比如“head/头(首)”在英汉语中都可表示前面或重要位置,但是在英语中“head”主要指空间位置靠前,而“头/首”主要指时间或次序靠前,说明英汉语民族在扩展词汇语义时采取的视角有一定差异。另外,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作为英汉语中“head/头(首)”概念的主要生成机制,二者在用法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概念转喻用法中,“head/头(首)”都可指代人、数量、头发、思维、性格、情感等;差异在于“head”可作为动词,直接表示动作,而“头/首”须与动词搭配,另外,在表示数量时,“头/首”的指代物比“head”更广泛。就概念隐喻而言,“head/头(首)”均可在上-下图示和前-后模式的激活下指向物体域和抽象概念域。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在汉语中“头/首”可由中心-边缘模式激活,“head”可由里-外图示激活,生成众多容器隐喻,此种用法在汉语中较为少见。隐转喻作为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而生成的表达方式,在英汉两种语料库中均有出现,可表达情感。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是由于人相同的身体结构及对客观世界相似的感知体验,因此会生成相似的概念隐喻、转喻表达。而各个民族由于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不同,导致英汉语中与“head/头(首)”有关的不同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