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权的弱化与党员的派系化——以“行宪”立法院内国民党派系斗争为例(1948-1949)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初南京政府开始举行“行宪”第一届立法院选举,名义上实现了民国政体由“训政”到“宪政”的转变。相比较“训政”时代,“行宪”之后立法院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国民党“以党领政”的局面改变,立法院在职能上不再受国民党约束,并且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干预行政事务,立法院由单纯的立法机构,转变为具有西方国家议会的性质的权力机关。随着立法院职能发生转变,立法委员的权力地位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行宪”后立法院主要政党的国民党,在选举一开始党内各派系就为争夺选举资格发生冲突,直至选举结束以后,派系势力随之进入立法院,相互间争斗呈愈演愈烈之势。由于立法院对行政院有人事同意权以及质询权,立法院的动荡也影响到了政治局势的稳定。   一方面在立法院内,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在一系列的事件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深深地打上了派系的烙印,派系成员对派系绝对忠诚,在重大议题的决议上,更是紧跟派系立场,服从派系决定,只知有派,不知有党。另一方面,随着国共之间的战争进入高潮,局势急转直下,属于国民党不同派系的立法委员也必须适时做出政治乃至人生的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立法院内政治生态,所反映的权力掌控与派系力量分化组合的态势亦是剧烈变化。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的论述,主要从以下三个不同时间段进行展开:   (一)立法院派系斗争的确立时期。1948年上半年,以立委选举与提名开始,第一任立法院长选举结束为结点。此阶段延续了CC派与三青团派党团竞争的传统,立法院内反CC势力全面集结,作为反对派在立法院内对抗CC派势力。   (二)立法院内国民党派系全面对峙时期。从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初,立法院内立法委员几乎是非此即彼,要么属于CC派,要么属于反对派。双方激烈斗争,派系利益全面超越党的利益。   (三)国民党中央与党内派系对党员控制力减弱时期。进入1949年,在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全面溃败,解放军即将渡江之际,立委们或多或少抛弃了党与派系的立场,在行为上更多是出于个人利益与观念的考量。或选择起义投向人民一方,或筹组所谓独立于国共双方之外的“第三势力”,或跟随国民党政权前往台湾。不仅国民党对党员的控制力几近失灵,派系对成员的掌控也变得十分有限了。   考察“行宪”立法院的政治生态,联系国民党派系斗争的历史,我们可以观察到,败逃大陆前夕,国民党乃至派系对党员的控制力已经到了十分的脆弱的地步,国民党早就先于军事上的最后失败而名存实亡了。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探讨了基于Internet的电子征收系统及系统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对电子征收工作流程的分析和目前较为实用的各种安全性方法的讨论,给出了解决方案。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curit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张家山汉简自1983年出土以来,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包括张家山汉简在内的中国简牍研究已经颇有规模,日渐繁盛,但是简牍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
21世纪以来,人们对广袤海洋资源的关注、探索和开发不断深化,作为富含丰富资源的海底区域,大陆架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焦点,世界各地有关大陆架的争端层出不穷。本文集中研
近代中国公民教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1840年后,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索西方人“船坚炮利”的内在原因,开始全面探索西方社会制度与文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
基于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方法——自适应算术编码。该方法计算效率高并具有自适应性,其编码效率高于Hufman编码。 A new coding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 adapt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