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为本”视角下的新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研究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研究能力之一,影响着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做好命题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亟待形成的学科关键能力,真正理解“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在分析国内外核心素养与化学命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2018年-2020年高考化学卷进行了知识点分布、问题情境及化学核心素养维度和水平的统计与分析,探查“素养为本”视角下的高考命题规律和核心素养考查倾向,总结提出了新高考化学原创试题的命制原则,在此基础上,拟定了一套新高考原创试题。本研究共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在这一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试题分析、命制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为构建试题分析框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为“素养为本”视角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首先构建试题分析框架,并据此对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提炼出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为命题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从“素养为本”的视角对化学试题的命制进行研究,提炼出命题的框架和程序,总结出命题的原则和策略。第五部分在上述命题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一套高考模拟试题的原创命制及分析说明。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反思,总结了试题的评析模型、近三年全国卷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结果、命题理论模型和本套高考化学模拟试题的拟定说明,同时反思了研究的不足之处。“素养为本”的学习评价需要以“素养为本”的试题为载体。本文以化学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试题评析框架,并从化学知识、问题情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等维度统计和分析了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的化学试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命题的框架、原则、程序及策略等,对“素养为本”视角下的化学原创试题的命制进行了研究,完整命制了一套高考模拟原创试题作为示例。为试题分析、编制原创试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地生根进行了探索。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教育理念、方式、过程的变革也悄然进行。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不断的寻求高效率,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越来越有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传授,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习的场所和方式更加的灵活。另外传统讲授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度低,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形式单一,容易造成学生疲惫,课堂上没有听懂,课后难以补充,造成
进入21世纪后,教育改革的浪潮将问题解决的能力推向了更高的地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计划都将问题解决能力作为重要的能力。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导向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了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多项国际科学评估项目也将问题解决纳入了对科学素养的评价中。科学推理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水平的重要体现。对于科学推理能力是如何参与到解决物理问题中的,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是否对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有影响,有怎
物理课程注重模型构建,模型构建应当结合在现实的情景中来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了解到生活处处是物理,进而解释周围环境的物理现象及情景,做到学有所用。物理知识多数源于生活实际,结合湘西地区的特有民族区域情景来融入到教学设计环节中,这不但体现物理学科的现实情景构建物理模型的特点,也给学生展示物理情景能够活学活用的这一鲜活例子。结合湘西地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场景组织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和增强
本文以高考化学试题与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二内容相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及进行教学实践,研判近年高考化学全国Ⅰ、Ⅱ、Ⅲ卷的命题特点及发展趋势,根据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二的教材内容及教材习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此为基础,探寻高考试题与教材习题的联系,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本论文以笔者所任教地区——贵州省黔西南州的部分学校为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及化学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及访谈,旨在了解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五个方面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模型认知”要求学生遇到化学问题时,能够分析问题情境、获取关键信息、采用模型方法去构建模型解决问题。高考试题更加注重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陌生信息的获取和加工,陈述性知识考察相对较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目前相关研究内容主要是模型概念、如何建模、模型方法教学等,但是对模型方法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相对其他科较少,在高三复习中的
物理模型这种方法是探索自然规律、探究物理问题的常用主要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可靠手段。其中力学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基底,力学选取的研究对象大都是从日常生活最常遇到的问题中,经简化得到的物理模型。在高中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建立模型,在解决一大类物理问题的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与核心素养。本文首先了解了关于模型教学的一些现状,从现有物理模型和关于高中物理学习的公众平台入手,总结并
近年来,中国在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为培养适应现今快节奏社会生活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迫在眉睫。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落实于每一学科的日常教学当中,化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依据化学学科特点进行细化后形成的具体的学科素养,为化学教学指明目标和根本方向。化学核心素养除课标要求的化学知识以外,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学
学习进阶理论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以学习进阶理论为基础,以初中化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酸碱盐”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酸碱盐”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验法和教育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学习进阶”理论和“酸碱盐”部分的研究综述、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
物理学史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及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认识科学。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实现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十分必要。其一,物理学史本身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技能;其二,物理学史承载着自然的不断演化过程,记录着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在正确理解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物理学史在教学环节中的现状有:教师不够重视,学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在分数量化的情况下,“分数论”“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逐渐蚕食了学生对于化学作为一门理科的兴趣和思维方法。教与学更趋向于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化学元素史的教育价值没有得到重视,教学过程的枯燥和无趣导致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如果能够以化学元素史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认知,学生对化学元素及相关知识的兴趣将得以激发、培养、维持和延伸。化学元素史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刺激了工业时代的产生,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