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我国城市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城市转变,商业服务业已然成为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主体。人们生活方式、交通出行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促使城市开始了一场以“经营业态”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革命,新型商业业态的不断涌入以及传统商业业态的转型重组,使得商业业态空间结构呈现出显著变化特征。研究城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内在机制,可以反映城市商业综合的现象和规律,为商业网点规划和业态发展调控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丰富城市地理学理论和扩展城市内部空间研究的视角。长沙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在中部城市中一直居于中上水平,其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商业空间的完善在我国具有较强代表性。文章以GIS相关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选取长沙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着重关注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大卖场、购物中心四类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型综合零售业态类型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空间结构演变的相关机制,构建业态空间结构新模式。文章首先对收集的长沙市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微观、集散特征三方面分析长沙市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大卖场、购物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化规律,总结出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发展演变呈现极化性与扩散性、等级层次性、轴向扩展性特征。其次,利用GIS拟合图,分析得出人口、道路交通、消费者、体制政策四方面是影响长沙市业态空间演变的主要机制。文章通过分析商业业态空间演变和影响机制,指出当前长沙业态空间结构主要问题为:长沙市原商业中心地位强大,空间外拓力不足;业态空间分布不明显导致市场竞争无序;传统制度制约导致零售业态偏离其内在发展路径;业态不合理布局和集聚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形势严峻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业态空间等级结构、明确市场定位、加强政府引导和优化道路结构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