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沉淀—浸渍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测定表征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通过对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42-/ZrO2-Al2O3和SO42-/SnO2-Al2O3的考察,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两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ZrO2-Al2O3和SO42-/SnO2-Al2O3。研究表明:SO42-/ZrO2-Al2O3的最佳制备条件为Al2O3摩尔掺杂量5%,浸渍液浓度0.5mol/L,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4h;当醇油摩尔比10: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4wt%、230℃反应9h,此时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到81.42%。而SO42-/SnO2-Al2O3在Al2O3掺杂量5%,浸渍液浓度1.0mol/L,550℃焙烧4h活性达到最大。当醇油摩尔比8: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4wt%、250℃反应9h,此时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到78.95%。通过XRD和IR的表征分析表明:SO42-/ZrO2中引入Al2O3使活性四方相ZrO2更加稳定,600℃焙烧使催化剂既具有较多活性四方相ZrO2,又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而SO42-/SnO2中引入Al2O3使得活性组分衍射峰增强。红外谱图显示催化剂均形成了固体超强酸结构,且改性后酸强度增大,催化剂活性中心数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