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视角下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次提出什么是阅读和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似乎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尽管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很关注阅读这个话题,但是到了现在阅读可能在教育界里是研究的最为彻底的但也是收获最少的。尽管如此,对于作为一门外语的英语阅读教学问题仍需广泛地得到讨论,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阅读是学生学习这门语言最主要的原因。由于受到Charles Alderson在1984年提出的阅读理解困难是一个阅读问题还是语言问题这样一个问题的启发,作者试图以一种简化的方式研究在理解过程中的阅读问题,旨在通过本文帮助学习者和教师获得自己的学习或者是教学方法。本文的设计目的是围绕提出的如下三个问题从语言迁移的角度研究对于中国大学生的外语阅读教学:1.为什么学习者可以阅读并理解英文文章中的每个词汇但是不能从整体上理解全文?这对于英语作为外语的阅读教学有什么建议?2.思维结构构建技巧的迁移与外语阅读理解的水平有关吗?3.外语工作记忆的言词表达的发展与阅读理解技巧(即结构构建技巧)从母语到外语的迁移有关吗?首先,本文通过从人为因素和教学方法方面总体上分析了阅读问题并且总结出阅读技巧应该是其主要原因。其次,在阅读阈值假设(LTH)和语言相互依赖假设(LIH)的框架指导之下关注英语阅读技巧和汉语阅读技巧的共同点,作者认为阅读技巧可以从母语迁移到外语中。最后作者的实证研究的方式是通过证明最后两个问题分析了这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作者设计了包含三种测试方式的相关研究。一种是理解底线测试,另一种是替换代词测试,第三种是工作记忆的言词表达测试。反映不同水平的两组大学生(总数为:41)参与了这个研究。他们分别是19个来自西安培华学院的中低水平的大学生和22个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中高水平的研究生。结果显示:首先,这两组参与者(A)都可以很好地理解母语中句子以及文章,(B)都可以很好地阅读外语中的句子,而且(C)在把阅读理解的技巧从母语向外语的使用中表现出迁移的模式(对于中高水平者)和迁移困难(对于中低水平者)。其次,中高水平的参与者在母语和外语中差不多都可以很好地替换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代词。中低水平的参与者可以在母语中很好地替换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代词,但是在外语中的替换能力显然比在母语中差得多。第三,分析中的相关问题说明对于两组人而言,工作记忆的更好的言词表达与更深的阅读理解是对应的,这对于中低水平的参与者更为显著。这些结果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发现:1)思维结构构建技巧的迁移与外语的阅读理解的水平有关。2)外语工作记忆的言词表达的发展与阅读理解技巧从母语到外语的迁移有关。尽管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本文的两个发现对于外语的阅读教学有启示作用。在研究中,作者证明了评价性阅读技巧在阅读课堂中是相当的有效,同时建议在外语阅读课堂上可以广泛使用这种技巧。
其他文献
1 教材刘叔成教授主编的<新编文艺学概论>教材是文学概论课程的主教材,与之配套的还有25节的录像课以及<新编文艺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和<新编文艺学概论参考资料>.三本文字材料
期刊
计算机网络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自然,鲜活的语言材料,营造了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不过,学习者对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环境的感
《童心无归处》是一部用自我反射式方法创作的纪录片,制作者变成摄影机的一部分对拍摄对象进行介入,并以坦然的态度交代制作过程,进行自我暴露。通过对再现过程和再现结果的
现在影响英语学习者测试表现的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探知和消除那些影响对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正确评估的因素。一些研究者把与要测试的英语能力有关的因素和
学术话语研究领域多以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而学术书评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的关注较少。但是,少数学者(如李经纬,1996;唐丽萍,2004, 2005等)已经开始关注学术书评。学术书评不
【正】 为研究工人人数同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两指标的依存关系。试按年平均工人数进行等距分组,组距和组数自行确定。每组计算:(1)工厂数;(2)年平均工人数;(3)产量(总产量和平
1 填空题(1)向量b与非零向量a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实数λ,使_.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