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化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究了以太西煤基活性炭为碳源,通过超声分散-自组装法制备出磁性碳基固体酸催化剂Fe3O4@AC-SO3H (FAS),催化剂表面形貌结构和化学特性通过TEM、IR, XPS和VSM表征分析,并以FAS为催化剂、在常压加热和微波协同条件下醋酸正丁酯的合为探针反应,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反应的工艺条件。另外,为开发具有更高酸密度的碳基固体酸,进一步以太西煤基活性炭和苯胺单体为原料,通过原位-溶液聚合法制备出聚苯胺薄膜包覆活性炭的复合型高酸值核壳结构碳基固体酸AC@PANI-SO3H (APS),通过SEM、TEM、IR和XPS催化剂表面形貌结构和化学特性分析表征,并以APS与FAS为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一锅法”合成酰胺基烷基萘酚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酸密度和合成工艺对产率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TG、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FAS的结构和形貌进行特性分析。IR分析表明较磺化前在1000 cm-1出现-S03H的特征吸收峰,TG分析表明该催化剂在低于500℃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以AFS为催化剂催化合成醋酸正丁酯,微波协同条件下最优工艺为:醇酯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醇的7%,微波功率为4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最高产率为34.7%;而常压加热条件下的最优工艺为:醇酯比为3:1,反应时间为160 min,反应温度为82℃,最高产率为42.1%。(3)针对催化剂APS,探究了基体的制备工艺和磺化条件对酸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碳核与壳层的最佳质量比为5:2,苯胺单体与引发剂的最佳摩尔比为1:1;磺化最佳工艺为:磺化温度100℃,时间为60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固体酸酸密度为1.96 mmol/g;(4)采用IR、TEM、SEM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APS进行表征分析,IR分析表明较磺化前催化剂在900 cmq-1~1500 cm-1之间出现明显的-S03H特征吸收峰,结合XPS表征中S2p元素分析说明-S03H成功的键合到了基体表面;TEM和SEM表征发现该催化剂具有较为明显的核壳结构,且颗粒粒径分布比较均匀,集中在100 nm左右。(5)在FAS和APS催化合成酰胺基烷基-2-萘酚的研究中,探究了反应温度(t)、催化剂用量(m)和溶剂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溶剂条件下产率最高,其中FAS催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反应温度为120℃,产率为61%-92%;APS催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反应温度为100℃,产率为76%-95%;产物结构用熔点、IR、1HNMR和13CNMR表征分析。
其他文献
为了筛选耐盐碱种植资源和培育适应盐碱地区种植的优质茄子品种,以齐杂茄2号和哈杂茄3号为试验材料,模拟盐碱化土盐组分配制盐碱液进行盐碱胁迫处理,以处理后0、10、20、40和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较其他运输企业而言风险性更高,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从预防期、过程中和后期三个阶段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的若干措施。
本研究对CNKI中2000~2009年的教育学论文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从中总结出此期间教育研究的变化及规律:教育研究热点的变化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的方向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学"逐
赫伯特·罗森费尔德是英籍德裔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后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深入分析投射性认同和自恋两种主要的客体关系发展机制,区分出使自我摆脱痛苦或难以忍
着新媒体技术浪潮席卷传媒行业,传统媒体纷纷谋思求变,华丽转身。行业媒体同样面临新技术的;中击,但由于其特定的自身属性,在转型的过程中与传统的综合性媒体存在一定差异。一、行
<正> 粗头绦虫(Taenia cra-ssiceps zeder,1880)隶属于带科(Taeniidae Ludig,1886)带属(Taenia Lin-naeup,1758)。据文献记述,该绦虫寄生在狗、狼、狐狸、草狐、貉、北极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正在这个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不仅能够充实学生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与实践能力,对
<正>1概念及流行病学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指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浓度≥10μmol/L,称为高Hcy血症(HHcy),若同时患原发性高血压则诊断为H型高血压。《中国
学术界对大学生实习权救济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数文章是从大学生实习权益受到损害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实习权不是一个法律上规定的权利,它是一个应有的权利,本文将其定位
时代呼唤创新精神,教育旨在与时俱进、培养具有创新特质人才。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技术日新月异,日常生活需要人们有更高的图像处理能力——能够搜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