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探讨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哮喘缓解期患儿120例,分试验组(70例,2例脱落)与对照组(50例,4例脱落),试验组给予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非中药治疗,试验组治疗疗程为1个月。疗程结束后,于治疗后1年和治疗后2年各随访一次。评价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有效率、喘息天数、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哮喘控制评分,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1.1哮喘发作次数:在治疗结束后的第1、2年,试验组哮喘发作次数分别为2.88±2.23次、2.38±1.86次,与治疗前1年的6.25±3.61次相比,哮喘发作次数明显降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的第1、2年哮喘发作次数分别为3.73±2.47次、3.54±2.65次,与治疗前1年的6.30±3.13次相比,哮喘发作次数明显降低;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的第1、2年哮喘发作次数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哮喘控制率:哮喘控制率比较,试验组患儿68例,总控制率82%;对照组患儿46例,总控制率71%;1.3喘息发作天数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的第1、2年,喘息发作天数较治疗前1年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结束后的第1年,试验组与对照组喘息天数分别为11.01±8.73次、12.47±8.55次,试验组喘息天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的第2年,喘息天数分别为11.21±6.93次、14.76±7.87次,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1.4哮喘控制评分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结束后1年和治疗结束后2年的哮喘控制评分分别为23.27±2.02、23.83±1.51,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1年和治疗结束后2年的哮喘控制评分分别为22.32±2.53、21.71±2.79,组间比较,治疗结束后1年和治疗后2年的哮喘控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1.5平均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在治疗结束后的第1、2年,试验组平均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与治疗前1年相比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经益气固本胶囊治疗1年、2年,试验组平均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3.24±1.156次、2.76±1.44次,与对照组3.72±1.68次、3.36±1.81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平均每年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在治疗结束后的第1、2年,试验组平均每年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与治疗前1年相比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经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后第1年,试验组下呼吸道年均感染数与对照组相比略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第2年,试验组的下呼吸道感染年平均次数比对照组低,且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患儿经过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后,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喘息天数及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并可以提高哮喘控制率及哮喘控制评分。2益气固本胶囊通过抑制IL-13/JAK/STAT6信号轴介导的成纤维细胞过度活化减轻过敏性哮喘的气道重塑目的:探讨益气固本胶囊抑制过敏性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机理。方法:对于益气固本胶囊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机理应用体内、体外两种过敏性哮喘模型进行评估。体内实验:采用卵蛋白(ovalbumin,OVA)联合AL(OH)3致敏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评价小鼠气道炎症情况及气道重塑程度,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小鼠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细胞阳性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气道炎症因子,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等方法检测益气固本胶囊对小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能力及IL-13/JAK2/STAT6信号轴的调控作用。体外实验:细胞株选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s,MRC-5),采用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诱导的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模拟动物模型中的气道重塑表型)。通过ELISA检测MRC-5的炎症因子分泌能力,通过Western Blot、RT-PCR检测ECM的合成能力及JAK2/STAT6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1小鼠行为学变化:小鼠在末次致敏雾化吸入后20min,与Model组相比,益气固本胶囊可减少小鼠打喷嚏次数、点头呼吸次数、鼻痒抓鼻次数。2.2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变化:Model组气管管腔变窄,粘膜下及气道壁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层及基底膜增厚,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经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后,气道改变及气管壁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气道重塑程度方面,Model组小鼠基底膜、平滑肌层厚度及气道壁面积均明显增加,YQGBC组的小鼠基底膜和平滑肌层厚度较Model组显著降低,气道壁面积明显缩小。2.3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免疫组化:Model组肺组织中α-SMA表达最强,为55.6%,YQGBC组α-SMA阳性率较Model组明显降低。2.4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指标ELISA检测:ELISA检测结果显示,Model组小鼠炎性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经过益气固本胶囊的治疗,YQGBC组的IL-13、TNF-α、PDGF、TGF-β1的分泌水平降低。2.5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蛋白Western Blot检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odel组炎症蛋白IL-13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IL-13Rα1表达显著降低。与Model组相比,IL-13的表达在YQGBC组显著降低,反之IL-13Rα1的表达在YQGBC组中较Model组显著升高。2.6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odel组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JAK2)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6,STAT6)磷酸化的水平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而经过益气固本胶囊的治疗,YQGBC组的p-JAK2、p-STAt6水平明显较Model组降低。2.7过敏性哮喘小鼠EMC分泌能力RT-q PCR检测:Model组小鼠的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Ⅲ)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m RNA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增高,YQGBC组的Col I、Col III和FNm RNA在益气固本胶囊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2.8过敏性哮喘小鼠胶原蛋白Western Blot检测:Model组胶原蛋白ColⅠ、ColⅢ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经过益气固本胶囊的治疗后,YQGBC组ColⅠ、Col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2.9过敏性哮喘小鼠纤维蛋白Western Blot检测:Model组纤维蛋白FN及α-SMA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经过益气固本胶囊的治疗后,YQGBC组的FN及α-SMA的表达均较Model组显著降低。2.10益气固本胶囊对IL-13诱导后的MRC-5炎症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Model组的IL-13、TNF-α、PDGF、TGF-β1细胞因子表达量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经益气固本胶囊干预后,YQGBC组中MRC-5的细胞因子IL-13、TNF-α、PDGF、TGF-β1表达明显下降。2.11益气固本胶囊对IL-13诱导后的MRC-5的炎症及纤维蛋白的影响:Model组IL-13及α-SMA的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IL-13Rα1表达量减少。经过益气固本胶囊的干预后,与Model组相比,YQGBC组IL-13及α-SMA的表达减少,反之IL-13Rα1的表达显著升高。2.12益气固本胶囊对IL-13诱导后的MRC-5的EMC分泌能力RT-q PCR检测:Model组MRC-5的ColⅠ、ColⅢ及FN的m RNA表达量较Control组升高,经过益气固本胶囊的干预后,与Model组相比,YQGBC组的Col I、Col III和FNm RNA表达均有明显下降。2.13益气固本胶囊对IL-13诱导后的MRC-5的通路蛋白的影响:Model组MRC-5经过IL-13的诱导,细胞中p-JAK2、p-STAT6的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与Model组相比,经过益气固本胶囊干预后,YQGBC组组的p-JAK2、p-STAT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基于体内外实验,验证了益气固本胶囊通过抑制IL-13/JAK2/STAT6信号轴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激活,抑制炎症及气道重塑,降低细胞外基质液释放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本刊讯(记者张涵路爽)2月23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3全球经济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全球经贸投资新趋势和中国企业海外运营新环境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在进行多源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存储与管理时,传统的空间数据管理方式会出现扩展困难,检索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HBase分布式数据库(HBase)的分布式存储模式,利用Hadoop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存储管理平台,设计了省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管理和发布系统,并利用陕西省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地理信息矢量数据
期刊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梳理体育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体育产业化过程,进而采用逻辑演绎法分析数字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思想、运行逻辑与作用机制。研究认为:其逻辑机制包括动态数据获取、实时数据处理、大数据深度挖掘与数据的交互运用4个步骤,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数据层、技术层、平台层、应用层与治理层5个层级;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机制则表现为,数字赋能体育产业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作用发挥以及数字赋能
期刊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清远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其体育产业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探讨数字经济驱动清远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具体包括推进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体育产业数字化治理水平等,以为清远市十四五规划发展期间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清远市的体
期刊
数字经济为体育产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体育产业利用数字经济提供的技术和平台,实现对体育产品、服务及模式的创新,改变体育消费和生产模式。体育产业政策与消费升级迭代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体育产业化进程,数字技术迭代升级促进体育产品与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变革加快了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密度,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价值点。
期刊
针对燃气轮机原尺寸燃烧试验不易开展的问题,本文依据特征速度、雷诺数与达姆科勒数等特征参量,对燃气轮机中心分级旋流器开展模化试验研究。本研究通过火焰自发光拍摄、气体组分分析等方法,对比不同模化准则在火焰结构、排温、污染物排放方面的一致性,确定不同准则的模化特性。结果表明:应用等达姆科勒数准则进行模化,模化燃烧器与原型的结果差异度最小;等雷诺数准则在各项特征的模化中,均与原型燃烧室存在较大差异。最后,
期刊
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取向是树立发展新理念、实现产业新升级、满足人民新需求。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系统探究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推进策略。研究认为: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素主要包括政策制度、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消费需求。其中,消费需求属于根本性动力,政策制度属于保障性动力,产业转型属于过程性动力,科技创新属于激发性动力,共同构成推动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模
期刊
<正>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最新的官方Chat GPT插件Code Interpreter(代码解释器)进行了各种任务的测试,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工程年鉴》上。研究结果显示,该插件在在教育环境中具备潜力,同时使用该插件的也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利用计算方法为癌症和遗传疾病的有针对性治疗进行生物学数据处理的科学家。
期刊
本篇论文共3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临床研究部分和代谢组学研究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首先全面介绍了代谢组学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应用,包括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和表型等,其次介绍了哮喘不同分期下中医证候分型和哮喘证候的客观化研究。课题组前期通过对哮喘患者寒热证型的基因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哮喘寒证患者和热证患者在DNA甲基化基因的表达和分布上确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小分子代谢物也有显著差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