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研究——以小城子气田为例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2g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子气田勘探开发进程中,发现主力层系气水关系复杂,流体性质难以识别,开发潜力规模不落实,迫切需要通过测井二次解释以及流体性质识别来指导小城子气田勘探开发方案制定,助力研究区快速高效开发。
  针对上述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本论文基于小城子气田岩心分析化验、测录井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在简要介绍了研究区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四性关系分析;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区30多口探井和评价井泉头组、登娄库组主力含气层系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出了能够有效识别气藏流体性质的敏感性测井曲线,采用常规测井识别法(三孔隙度差值~比值、曲线重叠、交会图版、视弹性模量系数、阵列感应)、测井新技术识别法(偶极横波、核磁T2谱)进行了气水层识别之后,限于绝大多数井未测新技术测井,创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图版法、气层识别因子法对研究区的流体性质进行了识别;以岩心刻度测井的思想构建了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采用累计频率法、最小流动孔隙喉道半径法及饱和度图版确定了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在测井解释模型程序化的基础上,开展了测井资料计算机自动处理与综合解释;依托测井二次解释及流体性质识别成果,结合生产动态、井史分析、气藏动静态特征,筛选了开发潜力层。
  研究结果表明,三孔隙度测井对气水层较为敏感,尤其是补偿声波和补偿中子测井,阵列感应测井也对气水层具有较好的响应特征;常规测井识别法能较好地识别研究区的流体性质,尤其是视波阻抗-补偿中子交会法,但对差气层和致密层的识别精度较测井新技术低;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图版法、气层识别因子法识别精度较常规测井法高,识别结果与生产动态较为吻合;测井二次解释评价潜力层30层,平面上分布在CS2、CS6、CS615三个井区。
其他文献
子长油田××注水开发区位于子长县西南部的寺湾乡,开发面积约为26km2,构造位置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东部。本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学、石油地质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及目前储层常规测试分析方法得到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系统地对子长油田××注水开发区长2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最终完成储层分类评价,为今后的开发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本次研究将长21和长2
学位
瑞雷面波是一种由P波和S波相互干涉形成并沿自由界面附近传播的地震波,由于瑞雷面波存在频散特性,即速度是频率的函数,只要地层速度存在稍微变化,其频率也必将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可获得与地层结构和物性相关的厚度、横波速度及Q值等信息。基于瑞雷面波的勘探技术,可快速、有效地获得地层结构及物性参数等信息,目前该技术已广泛用于地球内部结构探测,尤其解决近地表工程、环境等领域的地质问题。瑞雷
学位
研究区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勘探开发区,近年在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又有新的发现,但孔隙结构控制了砂岩气的储集和运移。所以,全面系统的特殊样品取样分析和评价是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发油藏的重要基础,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开展了密闭取心分析化验、孔隙结构分析、铸体薄片鉴定、岩石粒度测定、毛管压力曲线测定、X-衍射、扫描电镜分析、阴极发光薄片鉴定、驱油效率、油、水相对渗透率、润湿性测定、岩心敏感性评价等分析实
学位
本文将红台地区侏罗系油气藏为研究对象,以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与方法为技术指导,综合研究区域内多个井口的地化资料、岩心样品等途径进行总结归纳,从区域地质特征、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典型油气藏分析等方面对研究区油气藏进行研究,总结其主要油气藏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认为:①侏罗纪构造圈闭发育于晚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其中抬升褶皱变形带主要形成于晚燕山期,喜山期断层活动不发育,油气保存条件较好。②区内有机质类型
学位
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是南美安第斯前陆盆地群中油气最富集的地区,Mariann油田位于Tarapoa区块东北部,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Mariann油田各储层都具有潮控沉积的特点,储层空间展布特征复杂,油藏的岩性边界以及内部隔夹层的精细刻画一直是本地区储层表征难题。本文以Mariann油田上白垩统U砂岩段为例,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方法开展研究。首先,根据测井与岩性资料,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古生物资料等
学位
煤层气作为一种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具有清洁、经济的优点。其开发利用对于缓解能源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煤矿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煤层气储层物性参数特征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甜点区预测对于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博文盆地B区块晚二叠RCM煤层组和FCCM煤层组,结合盆地的地质、测井等资料,根据煤层“两高两低”的测井响应特点及全井段岩心描述资料,完成测井曲线标准化及煤储
学位
地震数据采集是地球物理勘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三维高密度地震采集往往耗时长且花费巨大,因此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提高效率对于油气勘探来说至关重要。基于此,人们提出了多源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弥补传统地震采集技术的效率不足。多源地震采集采用多个震源同时激发(或者按照一定延迟时激发)同步接收,可以大幅度减少采集时间从而降低采集成本。多源地震数据采集虽提高了采集效率但同时也给地震数据带来了严重的混叠噪
学位
安塞油田志丹东-河庄坪地区位于陕北地区,其构造上位于陕北斜坡中南部,整体为东高西低的西倾单斜。本论文针对研究区长8油藏低孔低渗、成藏规律复杂以及油气充注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充分利用本区探评井、开发井等各项静动态资料,精细刻画研究区长8油藏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开展储层综合评价,并做潜力区块优选。研究取得以下重要结论和认知:1、通过沉积相标志研究,明确了研究区长8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学位
保幅处理地震数据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的基础过程,也是后期偏移成像的重要保障。为了节省成本,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一般采用稀疏化采样的方法,伴随出现地震道缺失、坏道等现象;另外,受地形、仪器、风吹草动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数据难免会包含噪声,严重影响成像精度。Radon变换由于具有灵活的变换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地震资料处理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利用Radon变换如何衰减随
学位
随着矿产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浅层易开采大油气田的不断减少,现阶段油气资源朝着深埋型、复杂型和非常规转变,这使得断层、尖灭、裂隙、透镜体、缝洞等地质体逐渐成为勘探的主要对象,并向探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数据采集方式和处理手段的制约,常规的反射地震成像技术却难以对上述小尺度不规则异质体(区)进行高效的识别。这些地质体由于缺乏光滑连续的波阻抗界面,一般难以产生足够的反射响应,但是它们会引起丰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