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低温氧化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f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燃是煤炭开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自然灾害之一。众所周知,低温氧化是煤自加热和自燃的主要机理,而动力学参数作为描述氧化过程的基础特性数据,可用于预测煤自燃的倾向和指导煤自燃灾害的防治。为此,论文课题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对典型高挥发分煤从接近于室温到着火温度的低温氧化过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采用篮子加热法对6种煤(菲律宾煤、印尼煤、内蒙神华煤、神新准东煤、天池能源煤、乌东煤)的自燃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交叉点温度(CPT)法和热释放(HR)法对在80-160℃范围内的低温氧化动力学和放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测得的表观活化能Ea由高到低依次为神新准东煤、内蒙神华煤、乌东煤、印尼煤、天池能源煤和菲律宾煤;氧化放热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蒙神华煤、天池能源煤、印尼煤、菲律宾煤和乌东煤,神新准东煤在温度较低时氧化放热功率较低,温度较高时氧化放热功率相对较高。结果表明,神新准东煤与印尼煤、菲律宾煤低温氧化和自燃特性接近,内蒙神华煤和天池能源煤更容易发生自燃,乌东煤相对不容易发生自燃。  基于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同步热分析开发了一种分析煤低温氧化动力学特性的新方法,并应用于6种煤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的主体燃烧阶段的氧化动力学特性不能用来描述低温氧化过程;TGA/DSC同步热分析方法能够测量从放热反应开始到着火温度的低温氧化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内,TGA/DSC方法和篮子加热法测量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和热释放速率是等效的。因此,所开发的TGA/DSC同步热分析可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低温氧化动力学分析方法应用于煤自加热和自燃特性的研究和工程实际。  应用TAM恒温量热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煤样在30-70℃的放热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温度对低温氧化及放热过程影响显著,温度越高放热功率峰越高,整体放热功率也越高,相应的一定时间内的放热量越多;神新准东煤在温度较低时氧化放热能力较内蒙神华煤弱,温度较高时氧化放热能力较强;TAM分析法测得的表观活化能Ea与CPT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二者放热量的差异主要可能是两种方法测量时水分行为的差异造成的。  采用原位漫反射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观察了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表面官能团结构的演化。研究表明,煤的官能团结构的红外特征峰在50℃时主要为游离羟基、C-H及C-OH的振动带,体现了水分的变化和行为,只有内蒙神华煤表现出较明显的氧吸附和表面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羰基C=O的振动带开始显著,且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久,C=O各吸收峰的强度越强,也即O2吸附和氧化反应能力越强,C=O的形成是煤低温氧化阶段增重的主要原因。主要官能团结构的演变解释了低温氧化过程的机理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建筑能耗在整个社会能耗中所占的重大比例,使建筑节能成为世界建筑界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如何降低建筑能耗已成为建筑界
肌电(Electromyography, EMG)信号是由多个运动单位(Motro Unit, MU)兴奋发放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序列(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 Train, MUAPT)沿肌纤维传播在检测电极处
长期以来,多孔介质内部结构的准确描述和热物性的精确确定,一直是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的一个难题.该文运用新兴的分形理论,对多孔介质内部的导热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研究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和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是目前公认的能较好解决节能和环保两大难题的清洁煤发电技术.高温气体(煤气或烟气)净化技术是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本文就如何提高循环流化床灰渣作为水泥掺和料时的活性展开了研究。内容涉及灰渣活化机理、直接水冷冷却方式、接触式风水共冷冷却方式以及灰渣冷却速率的计算等几个方面。根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大气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城市中“以气代煤”、高效清洁地供能成为必由之路。现行的供暖(空调)系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热电联产系统热电相互
目的:研究低水平铅暴露对于小鼠糖耐量与视网膜血管渗透性的影响,探讨铅对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作用.方法:用去离子水分别配制含0(对照组)、10、100、500 mg/L醋酸铅的饮用
虚拟手术是现代医学融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传感器技术、机器人学、生物力学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而产生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作为现代医学中计算机辅助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以热带森林为对象,对林木的组成成分及其热解、燃烧特性;轰燃热力条件;烟气蔓延中混沌行为展开研究.建立了林木的轰燃预测模型,通过对比林木热解析出的可燃气浓度和其可
目的:  1. 了解2015年1-12月份间分离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的肺炎克雷伯菌株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以及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