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与人员交往日益密切,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现代化的力量在给人们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的积聚,引发了全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自然、社会、人为等因素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在不断增加,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6年的苏丹红鸭蛋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以及2009年仅距SARS事件5年时间又发生的A(H1N1)疫情。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不仅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和反映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如何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害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综合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入手,客观分析了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以A(H1N1)流感事件为例对我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进行分析,以总结我国政府在对应A(H1N1)事件中的经验教训为基础,提出了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应对策: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应急机制的工作预案;加强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加强专业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构建政府与媒体的和谐关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