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四川省汶川县耿达乡幸福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机制及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地形地貌、物源条件、水源条件等方面较全面的分析了幸福沟泥石流形成条件,查明了泥石流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泥石流颗粒级配,查明泥石流的基本特征。采用现场测试和查表法、雨洪法和形态调查法综合对比分析,分别得出泥石流重度和泥石流流量值。通过流量及一次性冲出固体量等参数的计算,分析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值,得出泥石流是由暴雨诱发的低频大规模的泥石流。分析了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对其治理的是必要的和紧迫的,对泥石流的防治及工程布置进行建议。 文章得出的主要成果有: 1、幸福沟流域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适合的条件。 (1)从地形地貌上看,具有相对高差和沟谷纵坡大以及地形陡峻的幸福沟流域,便于汇集泥石流物质而导致灾害; (2)从物源条件上看,幸福沟内具有丰富的固体物源,可提供1192.32×104m3的固体物源,有90.62×104m3的动储量可供泥石流活动。5·12地震后,新增的物源有崩滑堆积物、坡面侵蚀物以及部分沟道堆积物,其总量为549.90×104m3,占物源总量的46.1%,新增的物源有76.53×104m3的动储量可供泥石流活动,占物源动储量的84.5%; (3)从水源条件上看,该沟具有面积大、降雨充沛的特点,其水源较丰富。 2、幸福沟泥石流属发展期的暴雨沟谷型低频大型泥石流。其容重为1.752t/m3,在形成区流速为2.088~3.335m/s,在流通堆积区以2.717~3.025m/s的流速运动,其峰值流量为84.81~88.01m3/s,其过流总量为12.55×104m3,冲出的固体物质量为5.72×104m3。 3、幸福沟泥石流主要为暴雨激发,幸福沟泥石流易发程度属易发,暴雨集中会降低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雨强,这样低频泥石流就会变为中频乃至高频。 4、泥石流经5·12地震后易发程度增加,其危险性增大,且危害非常严重,对其实施应急防治工程十分必要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