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密闭鼓风炉内熔炼过程与气粒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铅锌密闭鼓风炉是铅、锌冶炼的重要设备,但由于存在炉内易长炉结、清扫周期短、炉内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低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炉内熔炼过程以及多相流动进行系统研究,为结构参数与操作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铅锌密闭鼓风炉熔炼过程中氧化铅、氧化锌还原反应以及焦炭燃烧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的研究,确定了主要反应过程。通过对微元体内气相,粒相以及两相之间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的分析,确定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描述炉内熔炼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基于常微分方程的Euler求解方法,应用VB程序语言开发了数值求解炉内熔炼过程的程序,实现了铅锌密闭鼓风炉内温度和各物质流量的一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料面位置炉气温度和浓度与现场测试数据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根据炉内气体和物料沿炉高方向上的温度和流量分布,把炉内划分为物料加热带、PbO还原带、ZnO还原带、焦炭气化带、焦炭燃烧带五带,为定性分析炉内生产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应用上述模型,研究了操作参数对熔炼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风风量增加5.9%,炉气和物料最高温度分别上升10.5%和14.0%,炉内焦点区和物料还原带的位置分别上移0.42m和0.8m,物料还原速度加快;一次风温度升高6.8%,炉内气体和物料的最高温度分别提高了7.2%和10.0%,物料还原带位置上移了0.5m;入炉焦炭量增加2.9%,炉内气体和物料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3.4%和6.1%,同时各物质还原带位置下移0.4m。以商业软件Fluent6.2为平台,采用双流体模型,完成了炉内冷态气粒两相流动三维数值模拟,并对不同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下风口区冷态气粒两相流流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对象,一次风风速的增加,风口回旋区增大,但过大的风速会使相对风口之间气流吹通,最佳一次风风速在265m/s左右;增加一次风风口的插入深度,可增加炉身下部料层中央的气流速度;减小一次风风嘴向下倾斜的角度,可以加大炉身下部料层中央的气流速度,但过小的倾斜角度,会使相对风口之间气流吹通,而随着该角度的增大,风口回旋区随之变小,得到最佳一次风风嘴向下倾斜角的度在10°~20°之间。
其他文献
动物机器人利用动物自身优势,与现代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控制等相关技术结合来实现对动物运动的人为控制。本课题动物机器人选取水生动物鲤鱼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双目立体视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成为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面对能源与环境两大挑战,汽油直喷(GDI)技术作为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技术,市场份
月球表面环境复杂,当月球车行驶于月球表面时,会造成月尘颗粒扬起。扬起的月尘颗粒会附着在月球车表面,且无法清除干净。被月尘附着的表面的工作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可能发生机械
冷凝式汽轮机排汽系统是将低压缸末级出口余速动能加以利用的关键部件。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排汽系统几何结构和进汽条件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发现末级透平与排汽系统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对末级叶片和排汽系统进行一体化的优化设计。而目前在设计末级叶片和排汽系统时,却没有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体化优化设计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利用CFD技术和数值优化方法对叶片和排
加氢装置是石化行业的关键设备,加氢设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临氢环境中。随着我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加氢装置趋于大型化,操作环境也愈来愈苛刻,对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
当前的智能诊断技术有将各种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应用的趋势。用于神经网络诊断的训练数据及诊断数据中存在冗余,这会影响神经网络的诊断能力。把粗集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编写一些具体实用的程序应用于故障诊断系统实现对数据的约简及应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及诊断,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本文给出了基于粗集—神经网络智能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案,以离心压缩机提取的故障数据为实例,设计了数据及网络两大模块;针对通过三种输入方
学位
我国是大量采用煤炭为能源的国家,以煤为主的电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导致粉煤灰排放量急剧增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排灰国,也是受粉煤灰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粉煤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