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的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数值分析及试验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x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旋翼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定点悬停、机动性强、操作灵活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到搜索营救、战场侦查、火场勘察、交通管制等军事及民用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以及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四输入六输出欠驱动系统,该特性使得四旋翼无人机在外形设计与加工制造的难度得到了有效地降低,但是在设计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时却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是飞控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轨迹跟踪控制的前提条件,性能卓越的姿态控制是飞行控制的保障,对完成飞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对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提出并设计了多种基于不同控制方法的控制方案。但是,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动力学模型中存在着模型不确定性项、强耦合项、强非线性项等,同时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还容易遭受外界不确定性外扰量的影响,这些不利因素使得已有的姿态控制方案并没有完全解决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中存在的全部问题。因此,为保证四旋翼无人机能够完成姿态控制,以及提高姿态稳定性和控制效率,需要进一步研究高可靠性、高精度、强鲁棒性的姿态控制方案。本文针对带有内部不确定性项和外部扰动量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考虑不依赖系统全状态反馈和不依赖系统精确模型的条件下,基于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几种性能可靠的姿态控制方案,具体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的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在部分应用领域中,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姿态角变化很小或者处于悬停状态情况下,并充分考虑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基于欧拉角表示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动力学模型。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反步滑模控制方法由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反步控制方法、滑模控制方法组成。其中,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用于观测飞行器姿态系统的状态量和扩张状态量,并将观测器的状态量应用到控制器设计过程中;最后,结合反步控制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完成飞行器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控制系统是渐进稳定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和抗扰能力。(2)提出了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的自抗扰控制方法。由于反步控制方法存在“微分爆炸”问题,同时考虑控制的快速性和超调之间的问题,基于自抗扰控制方法,提出了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控制器。该控制方法由安排过渡过程、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及基于动态面控制方法的误差反馈控制器组成。其中,利用离散最速跟踪微分器来安排过渡过程;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用来观测姿态控制系统的状态量和干扰量;动态面控制方法利用一阶滤波器来计算虚拟控制量的导数,消除了“微分爆炸”问题,最后,应用扩张观测器的状态量,完成了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证明控制系统是渐进稳定的,以及所有的闭环信号是一致最终有界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系统的控制效率和鲁棒性。(3)提出了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的滑模延时估计控制方法。考虑四旋翼无人机在部分应用领域中需要做大角度机动飞行时,基于欧拉角表示的飞行器姿态方程会出现奇异值的问题,因此,采用单位四元数表示飞行器的姿态,并推导了基于误差四元数的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四旋翼无人机的滑模延时估计姿态控制方法由全局渐进收敛观测器、延时估计方法、自适应滑模方法组成。其中,全局渐进收敛观测器用于观测系统的状态量,并且该观测器对干扰具有很好鲁棒性;延时估计方法用于估计姿态控制系统的干扰量,并补偿在控制器设计的控制项中;设计了自适应函数,用于降低滑模控制方法的抖振现象。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控制系统的误差是一致最终有界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控制方案提高了姿态控制器的有效性和控制精度。(4)提出了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的动态面控制方法。在考虑基于误差四元数表示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方程推导过程中需要多个坐标转换的问题,利用一个基于两个四元数的非线性函数表示误差四元数,建立了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追踪误差方程。四旋翼无人机的动态面姿态控制方法由非线性增广观测器和动态面方法组成。其中,非线性增广观测器用于观测姿态控制系统的状态量和扩张状态量,该观测器具有对测量噪声不敏感以及抑制扰动等性能;利用观测器的状态量,基于动态面控制方法,完成了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控制系统是渐进稳定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控制精度和控制系统的鲁棒性。(5)设计了四旋翼无人机姿态试验平台。在对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后,确定了试验平台的控制方案。制定了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试验平台的整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需求分析。分别从机载部分和地面工作站讨论了飞行器姿态试验平台的硬件构成、设计流程以及功能实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平台满足设计目标的需要;提出的控制方案满足四旋翼无人机对姿态控制要求。
其他文献
现代桥梁的高速、重载、大跨度和轻量化发展,显示出桥梁钢的强度、疲劳和冲击等性能已有大幅提升,而腐蚀性能却常被轻视。桥梁钢的耐蚀性偏低问题,已成为大型桥梁运行安全的限制性环节之一,并随其服役时间延长而愈发突出。2007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的目标。然而,将钢桥的实际寿命由当前的50/60年提升到100年,并且在工业污染日益加重的沿海地区,其难度可想而知。桥梁钢的
航空发动机是在气体压缩、膨胀、高速流动和转子高速旋转条件下工作的高度复杂热能动力机械。航空发动机长期工作在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其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决定了航空发动机性能优劣,而作为飞机或其他航空器的心脏,其技术水平严重制约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叶盘系统理论上应该是圆周循环对称结构,但是由于加工、安装、磨损及为了抑制颤振等原因,造成了各叶片之间质量、刚度和固有频率的不同,即失谐。失谐会导致叶盘系统振动
本课题是国家863计划课题“高品质超薄超宽铝合金构件制备技术开发”(编号:2013AA032402)的部分研究工作。主要开发我国新一代高铁用铝合金枕梁和蒙皮型材。针对青岛四方公司设计的7N01铝合金空心方管枕梁,基于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了7N01合金的DC铸造工艺参数;采用Hyperxtrude软件,设计优化了挤压模具和挤压参数;调整焊接工艺,降低了应力腐蚀敏感性,提高型材疲劳强度,最终得
Hall-Heroult铝电解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经历了诸多改进和巨大进步。目前,大型铝电解槽的容量已发展到600 kA,但铝电解槽吨铝电能消耗降低有限,大多数直流电耗仍在13.2 kWh/kg-Al左右,能量效率低于50%。铝电解工作者致力于降低能耗和成本的研究,以增加铝电解槽产出和效率。一种可行的方法为改进阴极的结构,提高铝液面稳定性,以实现降低电耗的目的。本文以300 kA级铝电解槽为研究对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冶炼设备和冶炼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在控制轴承钢全氧和夹杂物方面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仍存在差距。为了提高轴承钢质量,本文在实验室实验和工业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气体分析、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热力学分析等多种手段,研究了转炉钢液中的夹杂物在铝脱氧过程中的转变过程,分析了耐火材料-钢包釉-钢液之间相互作用行为及其与轴承钢洁净度的关系,并研究了转炉炉渣对控氮的影响与铝酸钙类型夹
在原油的炼制、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油品中的活性硫与装置内壁中的铁锈(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具有一定自燃性的硫铁化合物。油品储罐中硫铁化合物的氧化自燃被认为是引起油品储罐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本论文围绕含硫原油自燃原理,对有氧条件下硫铁化合物的生成及其自燃性、硫铁化合物结构对自燃性的影响、硫铁化合物的氧化历程和硫铁化合物的氧化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硫化装置
油页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油页岩干馏炼油已成为应对能源危机的有效方法。对油页岩干馏工艺过程中油页岩粉尘及粉-气杂混物爆炸特性进行系统地实验研究是油页岩干馏工艺的前沿需求,也是国际上的新动向。针对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本文从实验与理论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标准工况及高温条件下国内四种油页岩粉尘及其粉-气杂混物的爆炸特性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分别以氮气、二氧化碳为惰化剂研
在工业生产领域中,铝板因打磨、抛光或铝粉生产而产生大量的铝粉尘,不仅影响工人身体健康,而且爆炸事故屡见不鲜。采用湿式除尘器可有效解决铝粉尘爆炸问题,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氢气爆炸的风险,所以我国国标严禁铝粉尘湿式除尘。为了有效解决铝粉尘湿式除尘氢气爆炸问题,有必要搞清楚铝粉尘湿式除尘产氢及抑氢规律。首先根据铝粉尘与水反应产氢测试原理研制了产氢测试仪。该仪器内置嵌入软件,可以实现实验条件的设定、加料时刻
不锈钢渣是不锈钢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其产量达到了 600万吨/年,因渣中含有一定量的铬元素,其回收利用水平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目前不锈钢渣的处理方法主要为渣场堆放或填埋,不仅占用了土地,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因此,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实现不锈钢渣中铬的稳定化,对于提升不锈钢渣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冶金行业绿色制造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不锈钢渣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渣中典型含铬物相
目前国内外对纯铜标准样品的研制报道较少,已研制出的纯铜标准样品无论涵盖元素种类还是含量范围都不能完全满足高纯阴极铜及标准阴极铜的分析测试要求。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纯铜标准样品研制的技术难题,分别研究了低固溶、高固溶铜基中间合金和Cu-P中间合金的熔炼条件及其时效处理,并对固溶和时效机理进行了解释;以铜基中间合金为基础,采用“六步熔炼法”制备了涵盖18种杂质元素的纯铜标准样品,并对其相关性能及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