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桃树体抗寒性是我国北方桃育种的重要目标,掌握桃树体抗寒性的遗传规律有利于亲本的选择和选配;分子标记是分子辅助育种的重要手段,找出与抗寒性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有利于对杂种实生苗进行早期鉴定,提高育种效率。
本试验以抗寒性差异明显的桃品种‘21世纪’、‘久脆’、‘大久保’为亲本,专门设计了正交、反交和自交试验,并通过田间自然低温鉴定,获得了抗寒力显著分离的实生群体。以此为材料,进行了遗传规律和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
1.桃树体抗寒性在后代呈非正态分布,其遗传体系中存在着主效基因;在极端低温下,‘大久保’桃自交后代“成活/死亡”的比例为3:1,‘21世纪’桃自交后代全部死亡,‘21世纪’桃与‘久脆’桃杂交后代“成活/死亡”的比例为1:1,推测相对性状“成活/死亡”由一对基因控制,成活对死亡为完全显形,其中‘21世纪’桃为隐性纯合型,‘久脆’桃和‘大久保’桃为杂结合型。
2.‘21世纪’桃ב久脆’桃后代的冻害指数为2.09,组合遗传传递力为104.5%;‘久脆’桃ב21世纪’桃后代冻害指数为1.59,组合遗传传递力为79.5%。正、反交的冻害指数和遗传传递力存在明显差距。说明桃树体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细胞质遗传现象,杂交后代抗寒性趋中变异并倾向于母本;‘大久保’桃自交后代的冻害指数为1.47,冻害的遗传传递力为147%,自交后代的冻害指数大于亲本,即自交后代抗寒性明显减退。
3.在165对SSR引物中,利用BSA方法,筛选出一个与桃抗寒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BPPCT011,该分子标记位于第1连锁群,属于显性标记,抗寒对不抗寒为完全显性。经25个桃品种检测发现,该标记对桃树体抗寒性具有较强鉴别力。
上述结果对桃抗寒育种中的亲本选择选配和杂种实生苗的早期鉴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