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石河上游泥石流发育特征与判别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石流爆发突然、成因复杂、极具危害性,是北京地区破坏力最大,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近几年“7.21”、“7.20”期间爆发的泥石流灾害都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不同类型泥石流不管是在形成环境、沉积特征方面还是在风险评估、预防治理方面都存在区别。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泥石流有多种分类方案,本文主要按土体组成将研究区泥石流进行分类:水石质泥石流、泥石质泥石流、泥质泥石流。通过收集资料及野外调查,查明研究区共发育有72条沟谷型泥石流沟,其中有52条为泥石质泥石流,20条为水石质泥石流。从72泥石流沟中随机选取41条作为样本沟构建判别模型,将剩余的31条泥石流沟作为检验样本沟用于检验判别模型的可行性,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1)基于研究区泥石流的沉积特征、沟谷形态及物源分布等分析,查明大石河上游泥石流类型有泥石质泥石流和水石质泥石流两类,并以以泥石质泥石流为主。(2)通过对泥石流发育与流域特征关系的分析得知:研究区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一般小于4km~2,主沟直线长度主要分布1~4km之间,流域的相对高差在500~900m之间,流域山坡坡度在30°~36°之间。在主沟纵比降方面,两类泥石流的差别比较明显,水石质泥石流沟主沟纵比降一般小于250‰,主要分布在150‰~200‰之间,而泥石质泥石流沟的主沟纵比降在150‰~250‰之间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对250‰~350‰之间。(3)基于泥石流类型判别模型的分析,确定梅尔顿比(R)及主沟纵比降(Relief ratio)可以作为泥石流的判别模型参数,并确定大石河上游泥石流类型判别模型为:R≥0.33且Relief ratio≥220‰为泥石质泥石流,R<0.33为水石质泥石流。(4)将判别模型应用到31条检验样本沟中,结果显示该模型判别成功率为74.2%,检验了泥石流判别模型的可行性。基于泥石流启动的雨量阈值,建立不同类型泥石流预警模型:泥石质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为160.8 mm;水石质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为248.5 mm。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重要学习之一,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小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目的心律失常是妇科门诊非住院手术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妇科非住院手术患者心律失常,围术期安全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
渣浆泵选型中扬程偏高的问题很普遍,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故在选型时也应适当调整公式中的富裕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