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微粉化制备与表征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溶有机药物的微粉化制备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借助于特殊的机械力或物理、化学作用,使普通物质超细化,而不改变其化学组成,但能使物质的表面及界面发生奇特的变化,在使用时可取得普通粉末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微粉化制备的粉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性质,在现代医药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和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难溶有机药物的微粉化制备技术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用于各类感染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军团菌病,百日咳,白喉带菌者,红癣等。由于其疗效确切,已成为敏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首选药。但同其它溶解度差的药物一样,阿奇霉素存在的典型问题是生物利用度过低和吸收不稳定。解决此类问题常采用微粉化加工方法,使阿奇霉素粉体分散度加大、提高其溶解速度和溶解度,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本文采用以下两种途径系统对阿奇霉素进行了微粉化制备研究:一是将大颗粒结晶经过超细粉碎处理而获得微粉结晶;二是从分子或离子凝聚,即通过控制结晶工艺条件,制得超细颗粒,再通过,过滤、洗涤、抽干、烘干而获得。为了解微粉化制备的粉体理化性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布仪、zeta电位仪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测定方法对阿奇霉素的普通粉末和超细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途径一,采用气流粉碎技术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以在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条件下制备出形貌规则,粒度分布为0.71μm-1.99μm,平均粒经为1.13μm的超细粉体; 2.通过途径一,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在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条件下制备出粒度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1.2μm的超细粉体。 3.通过途径二,采用超声化学沉淀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以在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条件下制备出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300nm的阿奇霉素超细粉体; 4.通过途径二,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扩散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以在不改变阿奇霉素成分和结构的情况下,制备出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为500nm的阿奇霉素超细粉体。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外提供的TbPDE2A抑制剂27(OPB-5353分子模型实验中对TbPDE2A酶的抑制活性IC50=0.25uM,但细胞模型试验中活性下降了124~294倍)为先导化合物,结合其H2嘌呤转运蛋白转
我在祖父床边的书里,发现了他在“二战”时写给祖母的一些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两人共同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它们,我好似看到了祖父和祖母那一段长达59年的婚姻之路。它们给予我灵感,激发我去寻找更多携手走过漫漫人生路的夫妇,去倾听、记录这些伴侣之间的爱情故事。  叶夫根尼·基辛与柳俄芙·基辛于1941年6月29日在纽约结婚  叶夫根尼:1938年1月,我们在一个舞会上相识。我是第二个邀请她跳舞的人。至今,
软物质又称为“复杂流体”,是指处于固体和理想流体之间的物质。软物质的组成、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宏观性质与普通固体、液体和气体大不相同。其基本特性是对外界微小作用具有
室温离子液体一般是由特定的体积相对较大的、不对称的有机阳离子和体积相对较小的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接近于室温下呈液态的物质。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
本文对尿素/硫尿-阴离子复合主体晶格包合物中客体分子的发展及相关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文章选择体积较大的近似于平板型的四戊基铵阳离子以及具有更大体积的长链双铵阳离子
纵观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艺术发展史,“样板戏”一词绝无仅有。它的最早出现,是在1965年的3月。 1965年2月,中国京剧院一团携京剧现代戏《红灯记》南下,从3月12日起,开始在上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侵权归责的两个重要法律规则——“避风港规则”和“红旗规则”的适用条件,来探析新媒体编辑从业人员在编辑实务中的合理注意义务,从实务操作层面来探析
传统中药丹参的油溶性提取物大部分具有类似的二萜醌型结构,我们称之为丹参酮。不同结构的丹参酮化合物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生理活性,具有做为先导化合物寻找新药的特点。我
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是汉代简帛文献的重要发现,其文字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各方面,不仅在文本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
凹凸棒石(APT)是一种具有纳米棒状晶体形态和纳米孔道结构的天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具有优异的吸附、胶体、载体和补强性能,在精细化工、功能材料、催化、建材和环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