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大肌瓣移位术治疗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 CAM)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治疗手段是各种类型的肛门成形术,但是许多CAM患者术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便和/或控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文回顾性研究一组因CAM术后排便功能障碍而行臀大肌瓣转移肛提肌加强术治疗的病例。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的结果,旨在探讨外科治疗效果,提高临床对该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自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共收治的4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随访研究。所有患者都在手术前做了详尽的病史询问,一般查体和肛门、直肠检查,术前均行钡灌肠、盆底肌肌电图检查、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排便功能评分、盆底肌MRI及球囊逼出试验检查,除外神经源性肛肠功能障碍、肛门狭窄、肛门位置异常、结、直肠扩张和臀大肌功能不良者,臀大肌功能良好,而肛提肌功能不良者,确定为肛提肌功能不良所致的排便功能障碍的患儿,均行臀大肌瓣转移肛提肌加强术。术后对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及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排便功能评分、盆底肌MRI及球囊逼出试验检结果与术前进行比较,以便较客观的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40例中男25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1.67:1,手术年龄4至14岁,平均手术年龄8.51岁。随访通过门诊诊疗记录获得,其中36例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至60个月,平均为30个月。其中有结肠造瘘史者20例,行经肛拖下扩张肠管切除史者4例,因肛门狭窄行肛门成形术史者10例。2.检查结果:盆底肌肌电图均显示臀大肌功能良好,肛提肌均显示功能不良,其中有14例同时伴有肛门外括约肌功能不良。盆底肌MRI见40例患儿均表现为肛提肌发育薄弱或不对称。将40例患儿分为两组,术前排便功能评分均为差。Ⅰ组:单纯肛提肌功能不良共26例,术后随访到24例,达优10例,良14例,差0例,优良率100%。Ⅱ组:肛提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均不良共14例,术后随访到12例,评分达优0例,良4例,差8例,优良率33.33%。两组优良率为77.78%,手术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未见明显变化。3.临床表现:术前:所有患儿每天都有污粪,多为干便,排便次数较多,3-5次/天,肛诊:直肠内可触及大量干便,用力排便粪团在肛管内上下移动但不能排出。术后随访结果示:Ⅰ组术后3个月后24例患儿的排便功能逐渐好转,排便次数逐渐减少,2-5次/天;Ⅱ组中术后3个月排便次数多于6次/天,且多为稀便。所有患儿术后直肠内的大便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半年患儿的排便功能逐渐好转,多于术后两年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4.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肛门测压结果分别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先采用R*C方差分析对两组间预后差别进行研究,再用配对t检验和X2检验方法评价手术前后的变化,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于臀大肌功能良好,而肛提肌功能不良的患儿,确定为肛提肌功能不良所致的排便功能障碍,行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满意。2.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取材近、安全可行、易掌握、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利于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尽快建立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大环境的会计信用体系。一是建立会计信用教育机制,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二是建立会计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政府对会计诚信的
<正>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央和省委组织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把编纂出版组织史资料当成了经常性工作,组织史资料编纂进度快、质量好,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针康法)对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的突触素(SYN)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残肢”运动
目的: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它通过运用质谱(MS)、色谱、核磁共振(NMR)等现代仪器检测分析手段,定性或定量研究观察生物样本中所有可检测的代谢产物的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是近年来欧盟对华产品又一起反倾销大案,其给中国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和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评析了该案裁决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市场经济待遇、个别待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是一种首先发现于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的自身抗体,常见于皮肌炎(DM)患者,临床表现比较特异。MDA5和抗MDA5抗体可能参与了炎性肌病的
<正>稿件类型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CRRT、肾移植等)的临床新技术、新方法目的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cell t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本
推荐系统包括两种主要方法,即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内容的过滤算法,有助于提供有意义的建议。笔者使用了混合方法,即利用内容和协作过滤算法,讨论了算法与此领域之前工作的不同
目的:为了探讨黄芪当归合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引起疗效的可能的有效物质,及其药动学特征,从细胞因子和体内方剂来源化学成分的角度阐明其作用原理,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药动学依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