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helsea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为2007年6月-2008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病人,均符合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选择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郄夹配穴”电针治疗,具体取穴如下:手少阳三焦经郄穴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养老穴,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病变侧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颈椎相对应的)夹脊穴。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1周5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疗效评估采用自拟症状体征量化积分评价。结果1.在总体疗效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Ridit分析,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4.83±1.44,对照组疼痛积分5.70±1.58,经t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两组自拟症状体征量化积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自拟症状体征量化积分19.03±4.45,对照组疼痛积分21.60±4.30,经t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上的结果提示“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能较好地减轻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对于其生活质量方面也有较好地改善。电针“郄夹配穴”法优于常规针刺法。电针郄夹配穴的治疗可能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近年来,系族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系族企业形成的历史分析,研究系族企业可能普遍存在的风险,进而对系族企业应对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建议。
<正>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海淀区教委共同主办的全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教版)教学改革论坛,经过两天的观摩、研讨,收获良多,这里我想围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把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作为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结构,已经在国内多条客运专线铁路建设中应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具有工艺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节省投资等
<正>有人说,2015年到2017年是网络直播年。也有人说,这两年出现的视频直播瓜分了各家媒体的传播渠道。更有人说,这两年新媒体现场直播是地方媒体突破瓶颈的救命稻草。凡此种
物理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养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根据校情、学情进行实验的校本化实践,以使实验形式更加多样,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直观、有趣,实验精度大大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家,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和职能齐全、高效的管理机构,人们也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些都对我国知识产权保
【正】 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新的自然图景带来了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即为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的变革,这场变革可以归结为科学发现使用的逻辑工具从推理发展到
期刊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高致死率恶性肿瘤,目前其致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微小RNA(miRNA)在表观遗传、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调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miRNA在HCC
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且易癌变。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中并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于“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患者共120例,其中100例患者行内镜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