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作为新兴的物品信息网络,其应用领域很广,其中一个应用领域就是为实现供应链中物品自动化的跟踪和追溯提供基础平台。物联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对每个物品实施跟踪监控,从根本上提高对物品的产生、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的监控水平,成为继条码技术之后,再次变革商品零售、物流配送及物品跟踪管理模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是:(1)介绍物联网基本知识、研究现状以及其具体应用领域,着重介绍其在物流中的应用。分析影响物流路径的各类不确定因素;定义数据分类,通过此类因素建立数据模型;假定物联网系统的硬件系统与物品的追踪方式。(2)介绍物流路径优化算法,比较了几种不同的路径优化算法的优缺点,提出本课题所使用的优化方案。建立基于实际地理信息的物流物理模型,将物流路径优化方案应用到仿真物联网模型中,分别对基于最短时间与基于最低成本进行优化,计算实验结果。(3)使用仿真软件Arena仿真实验,验证优化方案。本文主要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配送中来建立仿真的物联网系统,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物流配送车辆贴有EPC编码的射频标签,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设定装有RFID读写器的节点的地点,这样可以对配送车辆进行及时的监测与管理,实时的获得配送车辆的位置信息,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影响配送路径的各类不确定因素进行实时采集。提出基于实时信息的改进算法,利用仿真软件仿真实验,验证优化方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节省物流时间,进而提高对物流配送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