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_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创新实力的水平上,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地位、综合国力。高校作为除政府、企业以外最具人才实力、科研实力的知识库,日益成为科研产出的主力军,因此,国家利用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在高校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科研团队,分析该科研团队学术生产力高产的相关因素。本研究主要运用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的段正澄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展开案例调查,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编码得出该团队取得众多科研成果的成功之处,重点分析科研团队与其学术生产力的关系。通过NVIVO软件对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相关材料分析发现:科研团队的环境因素对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影响最大,占比为37.21%,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学校和团队内部三个方面;科研团队自身的创新能力是科研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基础,其与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为25.39%,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不仅有科研实力雄厚的带头人,团队成员之间技能互补、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也是其科研创新的关键;优秀的领导人特质与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为24.49%,该团队较为明显的特征是作为团队领导人的段正澄院士具有许多优秀的特质,段正澄院士坚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和团结团队、重视实践的品质,使得他的个人魅力和超凡品质深深吸引团队成员和同行;团队共同的心理契约与团队学术生产力关系占比为16.9%,该团队目标统一、责任感统一的共同心理契约为其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信念支持。基于研究材料,本研究认为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良好的科研环境是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学术生产力的“温室”;第二,团队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为团队学术生产力发展提供本质保障;第三,团队领导人的优秀特质促进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团队共同的心理契约为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发展,本研究尝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为科研团队塑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第二,提升团队成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健全团队领导机制;第四,建立团队的共同心理契约。
其他文献
分布式软件系统由分布于不同的计算机之上的多个软件模块组成,并通过网络连接,在资源共享、高可用性以及并行处理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由于大型分布式系统具有资源分布、交互
我国2012年修订了《民事诉讼法》,该法律条文中对实现担保物权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然而,针对实现担保物权程序,该部法律只有第196和197两条对其管辖与裁定等进行了规定,相关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承担了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而一幅高质量的图像在压缩、传输、解压等的过程中,可能会遭受信息损失,这种信息损失引起了图像失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分为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方法需要人眼直接观察图像,并给出结论。客观评价方法需要计算机通过算法模型评价图像质量。因为现实生活中图像数量巨大,失真情况复杂,人类的主观评价行为易受心理、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度量指标
解析生态生存是从生命个体的维度探讨的。人是自然界中的有机生命个体,其生存表现为思想、语言和行动。既然生存以思想、语言和行动来表征,那么就从这三个方面解析生态生存。
甘肃地处亚欧大陆深处,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虎,是一个对自然环境条件格外敏感并且濒于灭绝的物种。本文选择自然环境条件复
《监察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又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的法律诞生,在为时两年的法律实践中,监察制度对净化我国政治环境,提高廉洁执法能力和优化行政行为具有重大作用,向全国
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3+1+2”模式下,物理学科的地位在中学得到了重要的提升,而课堂问答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广泛地关注。其中,课堂问答包括发问
推荐系统作为一种用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系统和工具,能够有效缓解互联网的信息过载问题。基于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则是解决推荐系统评分预测问题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目前,
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也逐渐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绿色浪潮的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也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商业银行
容迟网络主要部署于极端环境下。网络中各个节点经常移动,有时会受到节点自身能量、缓存空间限制,无法建立类似TCP/IP的端到端协议,存在消息投递率低,消息传递平均时延高的不足。已有的基于复制、转发、混合策略的经典算法,对容迟网络中节点间相互通信的改进有限。本文在经典算法的基础上,借鉴经典算法的优势,提出基于相遇概率的多线性亲密度优化算法,能很好的提高低缓存条件下的消息投递率,减少网络开销,降低平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