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山水文值得研究,不仅因为它本身所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更因为它是中国山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魏晋南北朝山水文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发掘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理清中国山水文学发展史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为中心研究对象,并将其放入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置入魏晋南北朝山水文学的大背景下,通过历史的、心理的、美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1、依据文艺学与美学的原理,给予了研究对象以准确的定义,即山水文就是以描写山水为重要内容,通过作者的审美观照,艺术地再现山水景观,并能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的散文或骈文。2、在回顾中国文学史上与山水相关的作品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审美性的山水观形成的过程,将其形成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方面,即从概念性的山水到具体的山水;从片断的山水到全景式的山水;从客观存在的美到主客观结合的美。并得出只有当文学作品中同时出现具体的、全景式的、主客观美相结合的山水时,审美性的山水观才真正产生的结论。审美性的山水观正是一切山水文学产生的必要前提。审美性山水观的提出和论证使得全文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3、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与山水诗进行对比研究,勾勒出了山水诗与山水文各自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它们之间所产生的交互影响,包括审美趣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4、将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所表现出的物我关系分为身置景中、思落景外和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两类,理清了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情、思、景或者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5、将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的审美追求分为三类,每一类都与具体的社会生活方式联系起来,即借山水以娱目伤情,表现出来的是世俗文人的世俗欲望;追求适性自得,则是为了拥有超脱尘世的悠然心怀;山水之奇,则是性爱自然的人纵情山水的独得之趣。对审美追求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同在审美性山水观产生下的山水文审美趣味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