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福利住宅政策的北京单位制住区更新改造策略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位制住区是社会主义中国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中国城市住区的主流形式。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城市新建住宅区不断增多,城市住区的种类才摆脱了单一的单位制住区的形式。本文从管理机制、城市影响、产权、社会结构及物质空间环境方面对单位制住区的现状进行全面介绍,提出单位制住区现存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分房到现在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房占主导地位,我国的住宅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而今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居民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矛盾更为突出。本文从完善福利住宅政策构筑和谐社区的视角入手,结合国内外住宅政策及改造现状,提出对单位制住区采取混合式更新改造策略。 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并且阐述相关的概念。第二章是通过对北京市单位制住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该类住区的现存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第二部分是第三章,本章着重论述了北京单位制住区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住区在外界和内在动力的推动下必将走向改造。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福利住宅政策,及混合居住的相关理论,提出“混合式”更新改造策略,并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篇章,指出单位制住区改造应该分别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技术层面进行策略研究,充分调动国家(单位)、个人、开发商三方的积极性,建立混合的住区改造组织体系、经济体系及平衡的社会体系,最终落实到物质空间的改造。并在第五章进行实例论证。 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本章是从政策、操作和设计方面对单位制住区改造进行总结,并且提出对单位制住区更新改造的展望。
其他文献
目前,人类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时,不得不对于工业化大生产、以及随之所产生的社会模式和社会文化进行反思。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且已
学位
医院病房是为病人提供治病和修养的场所,使用群体的行为相对普通公共建筑更为特殊,在设计工程中,既要考虑功能的实用性,也要照顾到患者、医护人员和病患家属的心理感受及情绪
论文从我国高校的建设发展现状和能耗特点出发,横向比较了不同气候地区高校的用能情况,提出了校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本文主体由三部分(共6章)组成:第一部分(2-5章),对校
巴黎市边界环状地带位于原来巴黎第七道城墙的位置,如今指位于两条环城大道中间宽400米的环状地带。巴黎市边界环状地带在近170年的历史过程中,经历形态、功能上的变迁,在不同时
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剧场的发展史;第二部分是剧场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三部分为实际案例的调查分析:第四部分为分析比较和结论。   在世界剧场发展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大为增强,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
经济、通讯与技术的全球化,在丰富着我们的物质世界、创造新的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产生着巨大负面效应。相似的发展模式和单一的文化价值取向使地域文化逐渐衰败直至消亡。世界各
在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新型生态节能理念的影响下,本文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调研结合的基础上,就如何将建筑节能理念、设计手法、技术手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