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entin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表达趋势及螺内酯干预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幼年大鼠中,单侧输尿管结扎所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波形蛋白Viment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趋势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螺内酯干预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UUO模型),将9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2只、模型组32只、螺内酯治疗组32只。造模成功后,分别在7天、14天、21天、28天每组各取8只大鼠处死,左肾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各组肾间质损伤的程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各组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1)常规病理:术后第7天,模型组肾间质出现水肿、增宽,肾小管部分扩张,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第14天,肾小管进一步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增加;第21天,模型组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部分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萎缩;第28天,模型组可见肾小管结构严重破坏,肾小管扩张及萎缩,出现弥漫性肾间质纤维化。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没有见到上述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各时间点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肾小管扩张、萎缩明显改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减少,肾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2)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Vimentin和α-SMA的定位表达结果:①假手术组:肾小管及成纤维细胞少量表达Vimentin,肾小球及血管几乎不表达;α-SMA仅少量表达于血管。②模型组:术后7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少量Vimentin表达,术后14天Vimentin表达量增加,术后21天、28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出现大量Vimentin表达,肾小球表达不明显;α-SMA表达量增多,可见于肾小管和肾间质,第7、14、21和28d呈进行性增加,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各时间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治疗组:Vimentin及α-SMA表达的部位同模型组,但表达量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3)相关性分析:模型组中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7,P<0.01),其余两组无相关性。结论:在幼年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所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随着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加重,Vimentin及α-SMA的表达增加。模型组中,Vimentin及α-SMA呈正相关,提示其具有促进肾间质纤维化作用;而螺内酯干预后有抑制上述蛋白表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肾间质纤维化。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