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药学有其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对于痤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积累很多经验。然而,由于缺乏特定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临床病因病机比较复杂,难以用单一病因病机进行概括,辨证分型及症候规范十分杂乱。中医药对于痤疮的疗效难以全部肯定,中医药的推广也受到了限制。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中医治疗痤疮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缺乏一个统一的分型。这种分型的不统一,使得临床运用当中出项偏差,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由于临床分型的不统一,推广起来亦受到了限制,临床经验的总结难度非常大。通过对现代文献的学习发现,中医药治疗痤疮的文献存在的问题包括:1文献质量不高,部分文献没有痤疮的诊疗标准,部分文献分型随意性比较大,部分文献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用药观察,部分文献无用药的不良反应的报道。2临床用方比较多,归纳起来分为经典方、自主方、及经典方加自主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旨在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临床痤疮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对临床研究中出现的症候类型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和整理,使使痤疮辨证分型及用药更加清晰、明了。方法:各种临床研究文献,包括专家经验、病例报告、病例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等。以自由词“中医”并且“痤疮”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排除重复的文献报道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共检索80篇文献进行评价。用excel电子表格对文献中的辩证分型、辨证依据、各型常用药物类型、及常见伴随症状加减用药使用的情况的频次进行统计。然后对各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现代文献对痤疮辨证分型:明确对痤疮进行中医辩证分型(不论采用何种分型标准),且所分证型不少于2型者的文献共26篇。26篇文献共将痤疮分了90型。其中常见6型分别是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热毒炽盛证、痰湿蕴结证、痰热瘀血证、及阴虚内热证。2通过对常见型辨证依据的统计,得出各型辨证主要症状、及各型的辩证特点。3对各型常用药物情况统计,得出各型用药的主要分布情况,亦可通过各型的用药情况了解痤疮中医药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对各型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可以了解到各型治疗的最常用药物。4对临床常见伴随症状:伴有月经不调、结节囊肿、大便干结、炎性皮损数量较多、面部脂溢、及面部痒不适加减用药情况进行频次统计,得到各症状的最常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