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透明导电薄膜的Cu@Sn纳米线制备和性能表征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h99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ITO透明导电薄膜替代品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铜纳米线低成本、低雾度、高长径比的优点使其成为理想的ITO替代材料之一。铜纳米线易氧化问题是制约铜纳米线商业应用的主要障碍,目前没有既经济又有效的保护方法。本课题提出在铜纳米线表面镀覆一层锡制备Cu@Sn核壳结构纳米线的方案,旨在提高其抗氧化性又不过度影响其光电性能。本论文基于置换反应原理制备出了光电性能良好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性的Cu@Sn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采用油胺法合成铜纳米线,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铜纳米线长径比、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简化并优化了合成工艺,制备出直径30~70 nm、长度>40μm的高长径比铜纳米线,采用高低速配合离心的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大量铜纳米线颗粒。尝试了电镀法、化学还原法、液相置换镀锡、浸镀法等镀锡方法制备Cu@Sn纳米线。电镀法采用碱性镀锡液在铜纳米线薄膜上电镀锡;化学还原法采用液相还原亚锡离子沉积到铜纳米线上;液相置换镀锡通过硫脲降低铜电极电位至锡电极电位以下,使锡直接置换铜并镀覆到铜纳米线表面制备Cu@Sn纳米线,研究了反应介质、硫脲浓度、氯化亚锡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铜纳米线镀锡效果的影响。浸镀法先制备铜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然后进行置换镀锡,研究了硫脲浓度、氯化亚锡浓度对Cu@Sn纳米线的影响,并测试了Cu@Sn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光电性能和抗氧化性。实验表明,置换镀锡能够获得形貌良好的Cu@Sn纳米线。通过调节不同铜锡添加量能够获得不同镀锡量的Cu@Sn纳米线。浸镀法能够获得光电性能良好的Cu@Sn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在高温高湿加速氧化条件下,24 h内方阻变化率不超过10倍。工艺经济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解决了铜纳米线的氧化性问题。
其他文献
针对正压型发电机型谱进行了简要阐述,指出设计要点和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分析。
目的:研究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于ECM-PCL-HA支架修复软骨缺损的情况。方法:使用慢病毒转染TGF-β3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3D打印的PCL-HA支架,待其形成细胞外基质后将细胞脱去,得到富软骨细胞外基质的PCL-HA支架。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于ECM-PCL-HA支架;随后将其回植于新西兰大耳白兔膝关节缺损处,3个月、6个月时分别取材进行大体学评分、组织学评分、
<正>丹东地区缢蛏养殖面积已经达到十万亩,缢蛏已成为丹东地区海水池塘养殖的主要产品。但是今年来产品一直存在不稳定的状态,除了一些自然条件改变、生产管理不当等原因之外
期刊
随着新一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使用分布式电源作为供电电源的形式逐年增加,在我国某些地区已建成分布式电源供电的示范区域。产业园区由于用电量大、用能形式多样、供电独立性好的特点成为配售电侧最主要的示范区域。但分布式电源作为供电电源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作为分布式电源的光伏电池,其出力受到太能辐射强度影响,而太阳辐射强度受季节、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导致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在规划微电
鱇[鱼良]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 Regan,地方名为抗浪鱼)是云南的"四大名鱼"之一,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拨专款,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玉溪市水利局水产工作站等
在核反应堆的真实物理世界中,会天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包括几何不确定性、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确定性、物理混沌状态不确定性等,这类不确定性会使根据确定论假设模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