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整体素质的高等教育,它为国家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推动国家科学研究的发展。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与硕士研究之间的相处是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师生关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就是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贯穿着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甚至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对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日常生活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疏导和指引,并且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即由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因此,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其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学术指导、科研合作和日常交往是构成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师生关系基本内容,本文主要围绕这个基本内容展开讨论与分析的。以角色理论、交往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定量定性分析师生关系现状。主要从师生基本情况、学术指导、科研合作、日常交往、师生互相评价与期望五个维度进行问卷编制与分析的,并从五个维度下设计具体的师生关系指标。包括硕士研究生读研目的、选择导师的主要因素、导师论文指导情况、学术交流会议情况、参与导师课题情况、师生双方对彼此的满意度等等。通过本文的实践调研,得出一些重要结论:导师与硕士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较高以及师生关系满意度较高;硕士研究生对导师的人品、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学术地位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与关心程度有待提高;硕士研究生期待导师在学术、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指导,而导师期待研究生能够在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进取心有所提高;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与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呈现出正相关系。然而,师生之间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足;学术指导不足以及缺乏有效性;师生地位不平等;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涉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导师遴选制度、导师考核机制。通过对师生关系现状的描述,主要从管理角度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最终从师生、学校、制度管理的不同层次提出优化师生关系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