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0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的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作为世界医学难题倍受各国专家关注。有效救治脊髓损伤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医疗价值和社会意义.脊髓损伤后山多种炎性因子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其所参与的继发性损伤是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逆转继发性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可显著促进受损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一种强有力的抗炎物质,它可抑制Ⅰ型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及其活性,抑制诸如趋化因子、细胞粘附因子、活性氧和氮介质等细胞活性物质的生成。有学者对实验性脑损伤的研究发现,IL-10可作为抗炎因子在脑损伤中发挥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可否将IL-10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目前国外报道尚少,国内尚未发现相关报道。 目的 本研究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于脊髓损伤早期全身应用IL-10。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对伤区脊髓组织中TNF-a及iNOS mRNA表达、NOS活性及NO含量、神经细胞凋亡及组织形态学进行检测,并通过行为学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观察IL-10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恢复的影响;并对其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加以探讨,为临床应用IL-10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方法 先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以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手术显露T10段脊髓,以10g重物自5cm高处坠落,冲击致伤脊髓。实验动物随机分入IL-10组、SC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IL-10组动物于脊髓损伤后30min给予IL-10溶液10ug腹腔注射,对照组于同一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则仅行手术显露T10段脊髓,不致伤脊髓。第一部分大鼠分别于伤后12h、24h、48h、4d、8d、16d及24d,进行斜板试验与BBB行为学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伤后24d取伤区脊髓组织行光镜及电镜组织学观察,评估脊髓组织损伤轻重程度。第二部分大鼠分别于术后1h、6h、12h、24h和48h,取伤区脊髓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伤区脊髓组织了NF-a mRNA表达情况,用ELISA法测定组织内TNF-a的含量。第三部分大鼠分别于3h、12h、24h、48h和72h,用RT-PCR法检测iNOS mRNA表达情况,以生化检测法测定伤区脊髓组织内NOS活性及NO含量。第四部分大鼠于伤后12h、24h、48h、4d、8d、16d和24d,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法)标记凋亡细胞,并行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在鉴别周围神经运动束和感觉束的应用的可行性,以建立一种快速鉴别周围神经功能束性质的方法。方法:将Beagle犬分次麻醉后处死,立即从后背正中将椎
近些年来,国内几家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化工、煤矿、商厦火灾造成惨痛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后,人们对消防、防火安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火灾事故的增加使得耐火云母制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现场调研表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处存在严重破损情况,极大地影响轨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为了明确宽窄接缝破损的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路
目的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是创伤及外科手术中较常见的合并症。此时发生全身血流再分布,导致肠道缺血、缺氧,肠粘膜屏障功能下降,肠腔内大量细菌或内毒素向肠腔
动脉硬化的病理机制是以血管内皮损伤作为始动环节的,随后是巨噬细胞的粘附和浸润;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及过度增殖。在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及静脉移植术后出现的再狭窄都是由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需充分的血液供应且对缺血性损害异常敏感,脑缺血后血管再生即从原已存在的血管中长出新的毛细血管,对脑缺血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缺血性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