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被称作“经济联合国”的WTO,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各国纷纷向WTO靠拢,我国也不例外。WTO作为世界上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国际性组织,制定了基本原则和相应条款以规范世界贸易正常秩序。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处于一种垄断地位,责、权、利不分,计划和行政色彩浓厚,因此造成经营观念、体制、执行等方面的落后陈旧,导致国有资产呆滞,呆账坏账严重,已经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经过初级阶段的改革,变通了体制,明晰了产权,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商业银行,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了。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也越来越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呆坏帐问题、市场化问题、银企问题等等,这使我国商业银行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许多方面,有传统的业务模式,有现代的融资,也有银行基本的资金清算模式。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WTO之后,更加速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对外开放。迄今为止,对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地域选择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银行之间的竞争,以及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原因,<WP=4>这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深化改革也迫在眉睫。随着加入WTO,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对中外银行各自的优势劣势做一比较就不难看出外资银行还是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的。最重要的表现是在业务范围上,在华外资银行将享受与国内银行同等的待遇;在机构设置、地域限制和服务对象上,外资银行也将享有国民待遇;同时外资银行还有着一些中资银行在现阶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条件,诸如规模优势、管理优势和高工薪制度、业务范围及经营自由度的优势、税收优势、体制上的优势、经营金融中间业务方面的优势、筹资能力优势等等。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入WTO后所面临的不利因素一方面源于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和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还在于自身固有的原因,使得竞争力不强,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压力。虽然如此,我国商业银行也没有必要气馁。因为在本土经营等方面外资银行是无法与中资银行相抗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入WTO引进外资银行,这本身就是一种对闭关锁国的突破,是一种思想上的飞跃。因为在允许强势对手进入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同样走出去,参加国际大循环的竞争,在境外开展业务,在学习摸索中把自己的劣势转变为优势。虽然在竞争的初期我国商业银行会有市场份额流失、盈利能力下降、资金流动性受影响等方面的损失,但通过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可以说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人才的竞争、客户的竞争、中间收费业务的竞争和批发业务等方面的竞争,而从更深远的上来讲,中外资银行在加入WTO以后,最核心的<WP=5>竞争在于能力上的竞争。在这一层面上,综合竞争力的标准没有中外资银行之分,也没有所有制之别。市场上只有竞争力强弱的银行之分,没有体制之别。在市场上,所有银行都必须接受客户的严格挑选。要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就需要理清产权关系,打破政企合一的组织结构;调整组织机构,撤并无效机构,清理包袱;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完善;而且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保证以人为本的体系。同时通过支持和扶植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善城市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来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正确运用对策,充分利用一切发展机遇。在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的同时,要有选择的去借鉴先进的管理手段、营销方式以及金融创新技术,全面提高中资银行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合资等模式与外资银行进行合作,取长补短,提高竞争力。除了合资这种直接的合作方式之外,中外资之间、中资之间,采取战略合作、策略合作模式,扬长避短,在保持自己特性的前提下争取较快的发展方式可能会有极大发展。